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燃放烟花、鞭炮的由来———“扬眉兔气”实践队学习传统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多士晚宴

为了解爆竹的来历,2023年1月7日下午4时,曲阜师范大学“扬眉兔气”队社会实践队员通过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深入探究调查燃放烟花、鞭炮的来历。

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虽然这只是迷信,但却反映出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鞭炮起源于对火的崇拜,鞭炮的萌芽起于庭燎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记录了古中国人开始掌握取火的技术。人工取火直接改变了古人饮食习惯,茹毛饮血变成了烹饪而食,加速了文明的进程。因为人工取火并不容易,不像现在有打火机就可以随时取火,等到想用了再取火就耽误事了,所以古人会一直维持火地燃烧,这是火塘的来历。古人会在寒冷的冬天围绕在火塘周围烤火,燃烧的草木中有空隙或者挥发油的缘故,加热之后膨胀爆裂,会产生噼噼啪啪的声音,火光和爆裂声会起到惊吓附近野兽的作用。

二、放爆竹的由来和寓意

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跑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有一次的腊月三十晚上人们无意点了一堆竹子,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就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爆竹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燃爆竹之所以存在,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是一个传统,它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中华精神的物质表现。

“扬眉兔气”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5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二次元文化与非遗联动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动漫等IP开始尝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进行联动,试图通过二次元这一年轻化的文化载体,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深入……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调研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看法

近日,为了解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人员对一名资深Coser进行了访谈。该Coser自称是老二次元,接触二次元已有七八年,平时热衷于看番、逛漫展、出Cosplay以及打…… 袁若涵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倾听coser心声

近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程度及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相关调研人员对一位资深coser展开深度采访。这位coser热爱二次元文化已超三年,日常积极投身各类二次元活动。不仅频繁…… 袁若涵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2)

1月27日,为深入探究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针对二次元爱好者张政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元联动非遗……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

2月5日,调研组组员游百川,针对“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这一主题,通过线上平台对二次元爱好者彭凯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谷子”市场:线上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

2月8日,由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围绕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谷子)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线上采访“谷子很忙”谷子店店员,了解此类产品在店铺的销售情况、消费者反馈以及店员和店长对产品的看法……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汪羽蒙的调研日记

今天的访谈任务,是为“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项目收集一手资料。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实践任务,更是一场探索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可能的奇妙旅程。今天在望江时代影城的访谈经历,让……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望江时代影城调研

2月7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的成员汪羽蒙在望江时代影城对两名二次元爱好者展开采访,旨在研究Z世代对非遗文化与二次元联动产品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开场调研团成员先简单介绍了……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家园
于2023年1月28日,我所在小队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东村进行了社会实践,由于东村处于黄河沿岸,故我们的实践活动都围绕黄河进行。第一步,我们学习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对黄河的的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黄河,是…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参与垃圾分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垃圾分类知识学习,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从我做…
“科教兴国,智创教学”大工学子自研页面志愿推广,助力中学生人才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秉承“科教兴国”理念,发扬大工红色基因,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赴陕辽皖贵创梦寒假实践团通过腾讯会议,以“科教兴国”目的要求进行探讨,根据团队自研“带…
深入了解贴窗花———“扬眉兔气”实践队学习传统文化
为传承传统文化,深入了解贴窗花的习俗,2023年1月31日上午9时,曲阜师范大学“扬眉兔气”队社会实践队员通过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寻方明疫社会实践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得出,学生近一半从去年年底至今未感染新冠肺炎,感染者中大多也出现味觉或嗅觉减退,浑身乏力,腹泻等相关症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人们得直面新冠病毒,加之目前处于普通感冒及流感…
深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扬眉兔气”实践队学习传统文化
为传承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元宵习俗,2023年1月31日上午9时,曲阜师范大学“扬眉兔气”队社会实践队员通过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
中国石油大学“新乡村”实践队:打造宜居城市,建设美好乡村
中国石油大学“新乡村”实践队:打造宜居城市,建设美好乡村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的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2月4日,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乡村”实践队于湖北省天门…
传承黄河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7日电(通讯员刘力娜)黄河作为山东的母亲河,对山东的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为调查新时代下黄河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联系及传播发展新思路,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火承续实践团于2022年12月14日…
弘扬黄河文化,勇担时代重任
为发扬新时代黄河精神,助力儒家文化繁荣兴盛,12月5日-1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星火承续实践团奔赴日照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撰写调查问卷,并于实地开展环境保护…
贯彻绿色环保意识——社会实践调查绿色建设新发展
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提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