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意愿调查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李四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意愿调查

摘要

本次实践调查的内容为了解各个年龄段对于是否有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意愿的调查并宣传安全环保相关知识。在本次实践调查中,各个年龄段对是否有燃放烟花爆竹意愿的这一调查统计结果的总结归纳,发现除了安全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传统思想、习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血脉里根植着对传统对习俗的一种可以成为“固执”的执着,也从中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仪式获得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关键词

传统仪式获得感安全环保意识

燃放烟花爆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爆竹为中国特产,也称“爆仗”、“炮仗”、“鞭炮”。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爆竹。现在我们一般都认为放爆竹可以营造出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朔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荆楚岁时记》载:“正月 作文 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放爆竹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晚上在山上居住,要准备许多食物,还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火也不怕山,这动物叫山臊,人们便点燃竹子把它赶跑。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庆祝节日的传统,特别是在春节这样的日子,燃放烟花爆竹更是庆祝节日的重要一环。“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我们对春节的最深刻的记忆了。春节离不开年兽的传说,一个叫做“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吞噬牲畜伤害百姓,所以每到除夕夜人们就要躲避年兽。有一次年看到一户人家烛火通明,门口贴着大红纸,便想要进入。然而在快进入门口时突然听到院子里面传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不敢靠近于是跑走了。至此之后除夕这一天贴红对联,除夕夜灯火通明,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就流传了下来。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传说,燃放烟花爆竹也只是在火药发明以后才兴起的,北宋初年火药技术才比较完善,宋朝建立之初距今也不过一千多年,可是燃放烟花爆竹的历史却有两千多年。最早人们过年燃放的不是烟花,而是爆竹。民俗学认为,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活动。《周礼·春官》篇中记载“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其实就是烧,“爆竹”的意思就是燃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竹子因为竹腔内受热而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到了北宋时期,因为火药的发明,民间开始出现点燃用卷纸包裹着火药的燃放物,来代替爆竹的活动,燃放烟花成为人们过年重要的活动。到了北宋末年,人们在生产中又发现在火药燃放物内加入不同的金属粉一起燃烧,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火花颜色。再加上从汉代以来的“吐火”的幻术,宋朝关于烟花的花色品类就更多了,可以说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这样记载南宋孝宗皇帝观看烟火的盛况:“宫漏既深,始宣放烟火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在当时的达官巨贾中,集中放鞭炮,甚至通宵放烟花的大有人在。正是因为烟花绚丽多彩的颜色,放烟花逐渐“娱乐化”,驱邪的作用逐渐弱化,演变成节日庆祝。元明清时期,燃放烟花爆竹更是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燃放烟花爆竹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通过这个活动来让春节更热闹,有着浓浓的年味儿。放鞭炮有辞旧迎新的意寓,也代表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的发展,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净化能力的减弱,燃放烟花爆竹对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是极大的隐患,是对自然环境不可逆的破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细颗粒物(PM2.5),同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在云中形成酸雨,能强烈腐蚀建筑物,使土壤营养遭到破坏,导致农作物减产。燃放鞭炮的噪声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燃放时发出的突然巨响容易使人受到惊吓,对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种惊吓很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大量燃放时,如果适逢无风或低气压的天气,有害气体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经过整理全世界1000多个相关研究报告后得出了“空气污染致癌”这个结论,同时也明确把空气颗粒物(包括PM2.5)列为一级致癌物。特别是冬季在城区,环境干燥、建筑较高,人口密集,高空烟花等的燃放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燃入烟花爆竹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方面的原因,爆炸时易造成身体伤害事故。

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习俗的传承,但也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发展来进行取舍,要完全使民众放弃燃放烟花爆竹的意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单单出台禁放政策,还要从根上改变民众的思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6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院徽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院徽作为学院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增强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全面展现文法学院的特色与精神风貌,文法学院于4月10日至16日举办文法学院院…… 郭小宇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明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奉献精神,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于4月27日中午在学院楼A-212教室开展了“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法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始……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纪教育成果——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教育成果,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 花婷婷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聚焦党性修养,锤炼先锋力量——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发展

为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升党员发展质量,4月23日上午,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于学院楼B319书法实验室成功召开第32期拟发展对象民主评议大会。此次会议由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段洁主持,教工党支…… 王寒月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最新发布

“星火传递,学习二十大”安徽宣讲团访阜阳市博物馆进行主题宣讲实践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2月6日,“星火传递,学习二十大”安徽宣讲团的李鑫隆同学来到阜阳市博物馆进行二十大主题宣讲实践活动。首先李鑫隆同学进入博…
亳州“配角”逆袭,中华药都添芬芳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亳州,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也是…
山东大学法学院“星火乡筑”团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回顾(二)
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星火乡筑团队成员聚焦于自己的家乡建设,积极响应学院对于开展“返家乡”主题实践…
“走访困难家庭,新春送温暖”——山东大学法学院“星火乡筑”团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回顾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帮扶困难家庭,增添节日氛围,寒假期间,山东大学法学院“星火乡筑”队赴鲁、晋、陇、冀等地实践团成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新春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
曲园学子三下乡:奇异莓果助发展 当代青年应担当
小小菜篮子,事关大民生。只有建设好乡村菜园子果园子,城市菜篮子果篮子才有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果蔬产业蓬勃发展,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烟台苹果莱阳梨,乐陵小枣肥城桃,这些具…
情寄电一,志向岭师
2023年2月4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简称“岭师”)寒招活动开展中,为积极响应“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情牵母校寒假招生宣传实践活动的号召,由物理学院21级陈国东同学为队长,21级蔡慧敏、梁雨欣、容紫玲、高冬…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寒假期间,为积极响应学校以及学院的号召,努力提高自己动手等各方面的能力,利用假期的机会,在西安市碑林区进行了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很珍惜且重视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体悟尼山文化,传承儒学经典
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定于尼山圣境,这是中秋晚会首次走进孔孟之乡,使海内外观众备受关注,将目光聚焦于这片东方圣地。为学习孔子文化,了解孔子精神内涵,探索曲阜当地民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济宁博物,体味民俗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博物,传承文化
博物馆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文物是文明传承的实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文明的延续离不开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但它们毕竟离我们太过久远,如果不能读懂它们背后的故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