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支教队第二日支教纪实
齿轮流转,时光向前。一年一度的春节已悄然过去,在路上的人们早已踏上了各自新的征程。1月31日,距大寒过去十一天,暖阳拂面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南郑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院内的空气依旧带着凛冽。
送教下乡的心路历程
天刚蒙蒙亮,我们一行便收拾着起床。时间紧、任务繁重,我们一行九人分成了三队——课业辅导、上兴趣课、下乡“送教”,我们都要兼顾。吃过早饭,我跟两位队员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南郑区高台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启了新一天的“送教”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送教”活动,但此次下乡之行,却让我深刻体会到要办成一件事、办好一件事,需要筹谋之广、思虑之深。 孩子们都是什么年纪?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给他们上什么课能让他们受益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怎么确保他们的纪律和安全?如何让家长放心和安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秉持在心中思考的问题。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一步一步展开了今天的实践。
克服困难的暖心邂逅
现实给了我们出奇的一击。来到高台镇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孩子,年纪不一,且跨度十分大,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最大的孩子已经在上初中,有的孩子甚至没有带来寒假作业。我们迅速展开了讨论,最终决定把孩子们分为三组,发挥我们各自的特长进行分批辅导和教学。教室里,传播知识的方寸间,也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除了知识的讲授,我们也为开阔孩子的视野拓展一方天地——数独、简笔画、合唱、贴鼻子……只是时间流逝得飞快,不止我们在感慨,课堂的最后,孩子们也纷纷询问:老师,你们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吗?我们还想去,要怎么报名呢?我们来你们家里上课好不好?在望向他们眼底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来自孩子的独特的天真和赤诚。
受益匪浅的支教时光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先生数十年前写下的话,时至今日仍然振聋发聩,这是革命先驱不惮于前驱的铮铮壮语,也是留给我们的昭昭启示。留在基地的队员在向那里的孩子诉说着剪纸的历史,讲述着辩论的魅力,我们各行一处,在这个冬天汇聚成完整的圆。
支教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辗转数地,跨越一千多公里,在这个寒假,在这个冬天,我们找到了答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