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红色记忆,悟党史文化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黑蚊子多不多

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在全团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的通知》,普及党史知识,讲好党的故事,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精神赓续,薪火相传小分队在1月30日在线上腾讯会议观看了《党史故事100讲》之反帝反封,工运高潮篇章。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家更加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开创创新事业,争取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体会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历程,使之树立革命斗争精神。

首先,团队成员观看了《党史故事100讲》中的建党篇,建党篇共五讲,分别是:第一讲:五四运动,唤醒民众。第二讲:首译宣言,传播真理。第三讲:酝酿建党,各地响应。第四讲:一大首聚,开天辟地。第五讲:反帝反封,工运高潮。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随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建立,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期望和人民解放的重托,在灾难深重的中国正式诞生了。

然后观看了《党史故事100讲》大革命篇。在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与和帮助下,国民党“一大”顺利召开,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国共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后来北伐战争爆发,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武装革命的一次探索,连战连捷,还荣获的“铁军”的美名。大革命的进行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视频会议后,队员们发布了问卷调查身边人民群众对党史的重视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都进行过党史教育的学习,且也有很多大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党史,宣传党史,主动参加红色教育,观看红色电影,深刻了解红色历史背景,这证明党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之后的交流会上,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先辈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百年以来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直都是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财富,是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当代青年都应该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在学习党史国史中感悟初心、担当使命、弥补差距、艰苦奋斗,共同完成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撰稿人: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精神赓续,薪火相传小分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院徽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院徽作为学院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增强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全面展现文法学院的特色与精神风貌,文法学院于4月10日至16日举办文法学院院…… 郭小宇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明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奉献精神,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于4月27日中午在学院楼A-212教室开展了“文明教育日”劳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法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始……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纪教育成果——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教育成果,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 花婷婷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聚焦党性修养,锤炼先锋力量——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发展

为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升党员发展质量,4月23日上午,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于学院楼B319书法实验室成功召开第32期拟发展对象民主评议大会。此次会议由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段洁主持,教工党支…… 王寒月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最新发布

走进书院教学社会实践
2023大学生职业规划寒假实践团队总结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院:美术学院专业:书法学号:07220501姓名:蔡以婷实践地点: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新家园二期南门实践时间:2023年1月11日-2023年2月4日经历了这段…
金秋飘香,砖桥村丰收忙——安徽财经大学家风民主建设调研
在乡村振兴中,农村既是创造者也是收益者,而其中最关键的主体,究其根本还得是农民,正如那句谚语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中国的历史上,安徽素有中国鱼米之乡的美称。依托当地降水充沛,土壤肥…
民主跨越代沟,亲情创建美好家庭——安徽财经大学社会实践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家庭民主建设在新时代大步向前迈进,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家庭民主建设,培养良好家风,带着这一问题,安徽财经大学家庭民主建设探寻队来到安徽省宣城市西马…
小家庭,大智慧——安徽财经大学家风民主建设调研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
美丽中国需要“双碳”先锋
2020年9月22日,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一时成为高频热词。如今,“双碳”工作已开展两年有余,“碳达峰”“碳中和”热度不减。回眸2022年,在国家…
用奖励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加大扶持力度。为此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各自丰厚的奖励,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据笃法先锋队的调查,江苏省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财政政策,安徽芜…
践行双碳战略,建设美丽中国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对于中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曲阜师范…
回收再利用,“双碳”好帮手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能源结构、工业过程、交通运输以及生态系统碳汇、工程碳汇等各个领域,迫切需要跨领域综合交叉,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双碳文明背景下的志愿者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在疫情后时代的不断发展,总有一些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冲在人民的需求的第一线。第一线的紧张恰恰表现出了人们对志愿者的需求量极大。同时,在疫情后就业紧张,人才饱和,…
在迷茫的高考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光
在迷茫的高考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末期的哀愁与希望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今,在荆棘丛生的高考路途上,许多年轻的学生也背负着相似的希望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