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打车软件的出现,特别是腾讯和阿里发起打车软件大战,整个出租车市场被搅得风生水起。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出租车行业的怪相:出租车司机的主要收入变成了软件公司的补贴,一个司机一个月保守的收入增加都在800~1800元;而消费者打车的费用也同样基本变由打车软件承担,有些短途的打车变成了免费甚至还赚钱。
与此同时,许多问题和矛盾也出现了:不使用打车软件的消费者无法打到车,拒载、空车不停等投诉也比比皆是;司机开车时频频使用手机看打车软件,也产生了潜在交通事故的危险;软件无统一准入标准和规范,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安装。有些打车软件并无设定相关的身份核实注册机制,有些打车软件即使对注册者的身份进行审核,也存在标准较低或不统一等情形,比如要求司机提供哪些证件、如何识别信息的有效或真伪等,都存在漏洞。
打车软件的弊端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司机开车的负担,容易分神,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在交通高峰期也无法保证乘客被高效率接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乘客的出行,有的司机用滴滴打车刷单,每天平均千人被封号,也暴露了软件的使用漏洞。而且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投诉无门,也暴露了软件的管理漏洞。由于是新兴产业,使用者多为年轻人,因此老年人打车更难,虽然快的打车表示将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打车,但效果如何?是否能达到大范围的覆盖率?还未曾得知。同时,还易引发其他纠纷,存在安全隐患。在实际使用打车软件当中,也出现了司机误点、爽约或者乘客爽约等问题,甚至还有司机朋友“挑肥拣瘦”、“舍近求远”等挑客行为,导致乘客或司机不满,从而引发纠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