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鎏金,百年吕剧。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台上人唱的是戏中人一世浮华,台下人品的是自己的半生沧桑。方寸戏台,舞出人生靓颖,为进一步了解吕剧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千秋古韵,百载弥新”实践小队走进独具风韵的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寻访民俗吕剧展区,亲身体会吕剧魅力,感受来自百年前的优秀传统风韵。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滨州市吕艺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1月14日上午10:00左右,实践小队成员们进入民俗吕剧展区,首先看到的便是许多泥人版的戏中人,根据牌面上的解说,实践队员了解到吕剧有许多由来,其中博兴说就是来源于滨州市。相传约在1880年(清光绪六年)左右,孙中新便和刘峦峰等唱曲艺人合伙,把带有故事情节的曲子,如《后娘打孩子》《审青杨》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戏剧的样子化妆演出,当时群众称这种艺术形式为“唱小戏”,主要伴奏乐器是四根弦。后来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扬琴和坠琴,唱腔由“秧光腔”改为“坐腔扬琴”,很快又发展到“上装扬琴”。 2007年,博兴县吕艺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实践小队成员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到“吕剧”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以下说法:相传1900年前后,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也展出了吕剧中所用的道具“驴”,让实践队员们忍不住驻足观看。
通过实践队员的深入探索,了解到吕剧有一套成熟的演奏体系。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吕剧的主要板式有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娃娃腔(又名娃娃调)、凤阳歌等。吕剧所用主要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例如:迎宾、送客、祝寿、摆宴、拜堂等。解说员带领实践队队员们观看了吕剧的演出场地和演出角色行当服装,与京剧等其他的戏曲形式一般,吕剧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来演绎剧目。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风格质朴清新,最能代表山东风格,也体现了华北、东北农民的朴素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与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并称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实践队队员通过采访调查得知,作为一种地方曲艺形式,新时代吕剧受到流行文化的抨击,传播度小,还存在传承人较少的问题,发展形势不太乐观。对此,山东省积极组织“吕剧华夏行”、“吕剧艺术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实施吕剧艺术振兴工程,组织《看大戏》栏目的制作,想通过这些活动来传播吕剧文化,弘扬吕剧传承精神,促进吕剧再次繁荣发展。
在向工作人员的询问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当代年轻人大多青睐流行的快餐式娱乐形式,往往忽视了吕剧等戏曲这种所谓“慢艺术”形式。采访的最后,工作人员寄予团队成员,希望在实践队员的努力下,青年们一方面可以放下心中的“成见”,先欣赏哪怕一段戏,体会戏曲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尽微薄之力,宣传吕剧经典,传播吕剧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吕剧传承精神,点亮吕剧光明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