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通过了解齐鲁大地上的珍贵文物,并以此为线索探寻其中的法治光影,2023年1月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寻找齐鲁文物的法治光影”社会实践小队队员前往聊城市山陕会馆,进行参观拜访,从文物中山陕会馆信息,探寻其中的法治光影。
聊城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方具现今规模。 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是乾隆八年(1743年)山陕商人集资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商业会馆相互结合的古代建筑群。 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六万。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 [2]
聊城山陕会馆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在中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它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又称三门或牌楼,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面阔7米,进深1.7米,高10米。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阳刻楹联,字体雄浑,气魄宏大。上联为: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至人。中间石质门框和门楣石上遍雕蝙蝠图案。门楣上方中间嵌条石一块,上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
南北两小门的门框和门楣也用整块青石作成,石上浅雕卷云纹。门楣上方各嵌一石质方匾,匾上分别楷书“履中”、“蹈和”。次间两门的两侧为砖筑八字形影壁,影壁左书“精中贯日”,右为“大义参天”。
山门外南北两端,各有一座插旗杆用的正方形石墩。石墩高1.98 米,宽0.92米,石墩前后两面刻有龙凤,左右两面刻有荷花牡丹。山门内侧有木质圆柱四根。门后两内柱的上端与壁中两外柱以构件相连。
过廊后面是复殿,殿中偏后部有一暖阁,阁前供有关圣帝君、关平和周仓3尊雕像。关圣帝君神像高3米,身穿刺绣滚龙袍,鎏金冠旒,威丽端正,俨然帝王形象。复殿后仍有檐廊,廊下有木质圆柱四根,柱下皆以精致的石雕为柱础。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刻人物、牡丹,南北两侧刻有飞龙、麒麟等。檐廊的迎风板上,两侧还镶有“道续尼山”和“义秉麟经”匾,进一步体现了关帝庙中所信奉的是地道的儒家正统思想。
通过参观拜访山陕会馆,实践小队成员更进一步了解到山陕会馆所体现的繁荣商品中的法治文物精神,对实践成果有进一步的帮助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