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坠吾辈青云志,最美青春献祖国

来源:潍坊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青春活力队

青春活力队新闻稿

2023年的寒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指导。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王子涵主动地参与到了学院组织的2023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王子涵在山东省潍坊市当地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广泛调研,深度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在实践观察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1月12日至2023年1月15日,青春活力队新闻稿采取线上收集资料的方法,在网上就有关春联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在将网上的知识总结整理分类后,王子涵将所有知识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起源,从网上收集到多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到了较有说服力的一种通说,也即春联起源于桃符之说;第二部分发展,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春联的发展史进行了总结归纳,从其开端、发展、高潮延续至今。第三部分形式,春联的格式也是有讲究的从规格、内容、位置等方面对对联进行了分类,从中展示了春联的多种多样。网上关于春联的传统文化众说纷纭,从中也可以看出春联中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同时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此项文化的喜爱。

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1月19日。青春活力队展开了线下的活动。第一天王子涵来到了乡村的大集上摆放春联的摊位前。在这里王子涵感受到了人们过年准备年货的那种紧张热闹的气氛。在中国,春联是每家每户的必备之品,所以在春联的摊位前也非外的热闹。人们讨论今年的春联又有了新的吉祥语,今年春联的材质和往年有什么不同,而王子涵站一边观察着摆放的一幅幅春联,一边聆听着人们的观点。在大集散去之后,王子涵帮助摊贩大爷整理起了他的摊位。终于王子涵采访到了大爷,并对有关问题展开了询问。从大爷的回答中可以得知,在过去大爷凭借着写一手好字,在平时可以帮村委会和工厂写一些宣传话语。在临近春节之时,大爷便早早的写好春联等到年集的时候赶来卖。但是,大爷告诉王子涵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同时也是因为现在有了不少的加工厂赶制出来的春联不仅字体优美而且纸质也比之前的更好,所以早在几年以前传统的手工书写的春联早就被工厂的加工品取代。

除了在年集上的采访观察,王子涵还在龙家庄子村里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向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有关新年贴春联的问题进行了询问。从老人的回答中,我们得知了许多有关于贴春联的规矩。通过我们的记录,经过总结和分类后,可以将这些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于贴春联的时间,有些地方有着“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贴倒酉”的说法也就是有些地方讲究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春联。而在我们当地流行的是在除夕当天上午,这个时间段贴春联寓意着春意常在;第二类是关于贴福字,贴在哪里,倒着贴还是正着贴都有说法;第三类是关于贴春联的贴法,贴春联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分上下联,而区分上下联的关键又在于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仄起平收:第四类是关于贴门神,根据家家户户的职业不同、幸福观不同选择的门神也不同。

2023年1月20日至2023年1月24日。青春活力队王子涵就这些天来的问题展开了总结与思考。从人们对于春联的可以看出,虽然这些传统文化还没有消除,依旧有一部分人愿意为了这些传统而去坚持,但是也可以从中很多人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漠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对于过年的期许却在逐渐变少。

过年代表着人们团圆的愿望,客居的念想。不同年代的人都经历了不一样的春节,但唯一不变的是那种欢快和谐的气氛。杀猪、宰羊、购置各种年货、贴春联、放鞭炮、这些活动是春节期间独有的。挂灯笼、贴春联、大扫除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在以前,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往往都会重复以上的事情,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似乎变得很普通了。虽然也有相应的习俗存在,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人们生活中的一切变得便捷,但与此同时,年味也在离人们越来越远。准确来说,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人们生活更好了,各种好东西不仅仅是在春节期间独有,人们在平时也能享受到。

以前的“年味”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里了。时代不同,习俗也不同,并非年味消失了,而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年味。只要亲情在,团圆在,年味就永远不会消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8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特色古村绽新颜,走向乡村振兴路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切实体会乡村振兴战略给人民带来的幸福感、安全感,12月25日下午,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黑墨成文,绿野振兴”实践队的一员,有幸前往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鱼山村进行亲身参…
家国为胸怀,红色文化如星引
战场泊村拥有革命文化浓厚的红色文化,并因此走上红色文化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文化振兴之路。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不同地区的推进效果与开展策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地区发展的切实作用,曲阜师…
瞄准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社区文化治理
瞄准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社区文化治理社区是居民实现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互动关系是社区的主要内容,文化活动更是社区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二十大报告文件中…
担当使命,保护黄河
担当使命,保护黄河2023年寒假,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丁文滢,厉倩,胡萧萧,李秀敏,王雨桐,薛骏6名学生为响应国家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搞好黄河保护工作,改善和提高黄河水环境的质量…
百丽争流搏劲浪,以驾行丰盈青春
辞旧迎新队新闻稿在2022年12月28日—2023年2月10日的寒假期间,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孙庆宝成立三下乡实践队——辞旧迎新队,在寒假期间回到家乡,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报名青鸟计划,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
念恩行金陵,浓情宣河海 ——“源泉工程”团队线下返校宣讲
2023年1月15日午时,河海大学商学院“河源金陵,海纳江宁”河海学子回访母校宣讲团来到了坐落于秦淮之源的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活动。为响应国家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和河海大学“源泉工程”…
驼铃悠扬青年行,赠对赏灯承传统
驼铃悠扬青年行,赠对赏灯承传统2023年寒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秉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
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
筑梦队新闻稿2022年寒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潍坊学院政法学院李梦馨成立筑梦队,回到家乡,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胡楼村开展“青年说·学习…
嘉兴学院学子寒假体验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管理员
现在我们离走进社会越来越近了,但是却与社会有了脱节。我们享受着一些工作人员带来的服务,却对于他们的工作一无所知。例如图书管理员这份工作,在张郁同学的印象里,图书管理员是轻松的,很少会有困难的工…
青年有担当,宣传二十大
“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有担当,宣传二十大2023年寒假期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宏伟成就,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刘琪参加了寒假期间三下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