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2006年5月20日,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染最早始于战国末期,秦国首创。扎染技术至今,也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各地扎染技术手法不同,所采用的原料也有所区别。而大理扎染在风格与颜色上,可以说说独具一格且美不胜收!唐朝之时南诏国崛起,扎染技艺随着大唐平定南诏的军队进入云南,然后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但扎染技艺在中原的发展并不好,虽说在唐朝盛极一时,到了宋朝时开始没落。在其后的岁月里,中原大地上新的染织技术代替了扎染技术。不过在偏远的云贵高原,扎染的技艺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有资料显示,明清时的大理扎染已经有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时大理有大量的马帮,他们建立了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将中原的茶叶与丝绸卖往中东。大理的扎染布也随着这条“茶马古道”得以行销中外,像韩国、日本、中东都是大理扎染布的主要市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理人,而且还是一个白族姑娘,我对扎染技艺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希望能将这项文化介绍给大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4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增进广大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的了解,推广曲阜师范大学的犁牛之子精神,即对出身和自我价值的思考,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报国”实践队队员在1月27日,前往周边社区……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根植于爱的土壤,它孕育了希望的种子,回望爱与被爱的点点滴滴,它们汇聚成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重塑人生,启铭学校在矫正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实现……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3日电福字在风中飘舞,每一笔都写满了希望与期盼,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关爱,营造喜庆祥和的新年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历史遗迹,探索传统文脉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2日电枣庄市博物馆,宛如一颗镶嵌在鲁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历史的幽光和文化的馨香。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春节将至,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教育友好交流,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筑梦,荣校……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18日电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使命的高等学府——曲阜师范大学,坐落于孔孟之乡,于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汲取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曲园学子。为……
倪硕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