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2006年5月20日,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染最早始于战国末期,秦国首创。扎染技术至今,也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各地扎染技术手法不同,所采用的原料也有所区别。而大理扎染在风格与颜色上,可以说说独具一格且美不胜收!唐朝之时南诏国崛起,扎染技艺随着大唐平定南诏的军队进入云南,然后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但扎染技艺在中原的发展并不好,虽说在唐朝盛极一时,到了宋朝时开始没落。在其后的岁月里,中原大地上新的染织技术代替了扎染技术。不过在偏远的云贵高原,扎染的技艺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有资料显示,明清时的大理扎染已经有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时大理有大量的马帮,他们建立了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将中原的茶叶与丝绸卖往中东。大理的扎染布也随着这条“茶马古道”得以行销中外,像韩国、日本、中东都是大理扎染布的主要市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理人,而且还是一个白族姑娘,我对扎染技艺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希望能将这项文化介绍给大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4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