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再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一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一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一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欢乐的。不再是不畏浮云遮眼之势,更一览众山之躯。
2023年1月初,我们怀揣着赤子之心走进了享有“红色圣地”之誉的甘肃省会宁县,旨在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
会宁县城所在地叫会师镇,祖厉河穿城而过,流经靖远县汇入黄河。当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大会师的旧址就位于祖厉河畔。祖厉河见证了那场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欢庆。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赣南集结出发,在兵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靠的状况下,渡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冲破了国民党数十万部队的围追堵截,纵横十余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两个寒暑,于1936年10月10日晚,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隆重举行会师联欢大会。朱德在大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贺电。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1月1日上午,我们来到闻名遐迩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园参观。
进入旧址园,我便被不远处的会师纪念塔所深深吸引,该塔为邓小平亲笔题名,塔高33.3米,三塔环抱,傲视苍穹。三塔相拥象征着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至第10层合为一塔,象征着当年10月10日的会师;塔高11层代表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而今,它不仅是会宁会师的标志建筑物,同时也是会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物。
位于广场东侧的便是长征胜利纪念馆,这里不仅有革命领袖集体雕塑、长征各支部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军事形势沙盘、利用声光电技术制作成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红军翻越夹金山等模拟景观,而且陈列着一件件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革命文物,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充满着血与火的岁月。
长征是历史上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扬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指引我们向着光明跋涉,指引我们不畏艰险,英勇与困难作斗争。
87年来,许很多多的人们都在歌颂长征精神,但是有人却说:“长征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故事”。但是现实却表明,随着岁月消逝,它以自己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索。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青年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惦念毛主席。”我们今日的美妙生活恒久离不开毛主席,恒久离不开长征,恒久离不开长征路上那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士。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日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多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不知不觉中,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虽然是短短的两周左右的时间,但它让我的生活感到很充实,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我很感谢这次实践带给我的成长,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把握机会不断锻炼能力和积累经验。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也是在真正意义上明白了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的差距。校园毕竟太小了,而我们在学校学的几乎都是理论知识,很少有外出实践的机会,俗语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将所学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才会发现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它的价值。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我们总有一天会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服务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9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