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体悟非遗之美,弘扬多彩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陈曦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社会实践的号召,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传统文化,承中华文明”实践队组织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中,队员们首先来到当地社区进行实地考察,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队员们了解到兰州胡芦雕刻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与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为“兰州三宝”,并于2006年被纳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怀着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队员们来到了阮氏葫芦艺术馆体验刻葫芦。大家各自挑选了喜爱的图案,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图案绘制在葫芦表面,依照图案进行刻画,最后用墨汁上色固定。经馆内指导老师介绍,大家了解到了许多平时未曾知道的知识。兰州刻葫芦,融诗词书法绘画于一体,是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花,它凝集了历代兰州刻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以及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民间工艺品中的珍品!民俗类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紧密的一种类型,是民族记忆的活态延续与人类文明的历史瑰宝。民俗类非遗的研究与利用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非遗中包含着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脉,让人们精神共通、文化交融、心心相印。

此次非遗调研以探店走访为主要形式,让队员们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亲身感受了非遗背后的文化精神,为队员们打造了非遗文化感受交流的平台,让非遗之花,愈绽放愈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2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召开 2025年春期开学法治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马婧怡/文李长迪/图)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于2月23日在逸夫…… 王兰西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开展红色宣讲活动

为学习红色思想,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于12月23日赴彭雪枫纪念馆开展了红色宣讲活动。在彭雪峰纪念馆中,志愿者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彭…… 马海菡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召开 2025年春期开学法治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马婧怡/文李长迪/图)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尊重…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范鹏艳班级:信计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团委实践感悟: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这次春运志愿活动是一…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一支聚焦乡村振兴的调研团队,深入广西乡村,开展了一项…

最新发布

走进百年老桥,感悟历史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兰州的悠久历史,更好的宣传和传承百年文明,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归属于文化自信。2023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传统文化,承中华文明”社会实践队中兰州的小伙伴们早早来到了兰州市…
青春之语,振兴乡村
数创桑梓团队于2022年12月27号分别前往泸州市笔架山景区、天津市盘山景区和青岛市崂山等景区进行实地调查,我们随机采访了多位前来游玩的游客,通过访谈获知普通消费者获取休闲农业旅游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对该…
访谈记录
编号:001访谈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何官镇大高村访谈时间:2023年1月14日访谈对象:高中生崔同学(以下简称“崔”)访谈员:王慧林(以下简称“王”)王:您好,我是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沧海拾遗实践队…
会议的第三部分为路径探析
会议的第三部分为路径探析。路径探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分析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二是探索文化间性视域下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三是找出文化间性视域下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会议的…
大众对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通过调查研究大众对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对传统民俗文化继承和发扬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对策,坚持创新性原则,促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会议的第二部分为实践背景…
民俗艺术
但现在的民俗艺术却在罅隙中生存着,国内销售的市场较为狭窄、过度依靠国外市场维持生计。我们当下应该充分的重视民俗文化,从国家到社会各界人士充分意识到民俗艺术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进而更好的保护民俗文…
“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春节民俗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更好地传承春节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居民的春节体验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于202…
马克思主义学院沧海拾遗实践队
沧海拾遗揽明月,民俗文化助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沧海拾遗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成功召开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日电(通讯员房钰怡)习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
安全放烟花,快乐度新年
烟花爆竹记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它随着传统节日延续至今。但是上世纪90年代起鞭炮容易伤人、引发火灾以及破坏城市环境等弊端促使全国掀起了“禁放”高潮。当千年历史遇上新时代,我们心中就有了一个…
文化惠民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是中国汉民族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也是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所以一般不叫唱秦腔,而叫“吼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