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宣纸、印章,简简单单的用具放在一起,不加装饰却十分神秘,传统书法文化是怎么做到黑白相映成趣的?为了解开这个谜题,1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循声觅道,体悟传统队孙梦瑶来到当地书法艺术展览馆进行了一场探索之旅。
进入展厅,我看到面前各具特色,或潇洒飘逸,或秀丽隽永的书法作品时,便回想起了小时候。“字如其人”这句俗语我从小便听说,那时候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字写得好看,长大后人也漂亮。于是我就很认真刻苦的练字,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写字时,我只知道要字一笔一划地写,不可操之过急。老师教我们写字要横平竖直,撇是撇,捺是捺。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的书法启蒙。在展厅里,我被《兰亭集序》所吸引。“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这么美的词与王羲之先生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字相配,词所描绘的自然之景在我脑中勾勒的栩栩如生。同时我听到旁边一位游客说:“原来书法也可以练到这种程度,像《兰亭集序》这文章一样漂亮。”我想,这大概就是书法的意义所在,一黑一白相映成趣,让更多的人惊叹于书法的精彩绝伦,体会非遗的魅力。
接着,旁边小孩子的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几个小孩子围在一个展台前。正当我疑惑时,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是电子手写板,可以在上面临摹书法家的字体,很多小孩子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在旁边等待着,想一探究竟。只见小孩子们在上面写写画画,写完了删掉又可以重新描摹,弄得我也跃跃欲试。当我开始摆弄这个写字板时发现它不仅能临摹、还可以保存自己的作品,了解大书法家们的故事和书法文化的历史,使书法文化更加平易近人,利于书法文化的传承。我们深知,书法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不应该只是千百年前古人们的艺术。书法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也是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有效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化传承不需要纸上谈兵,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其中奥义。“字如其人,人亦如字也”字能反映一个人的风骨、志向等。王羲之品德清纯,他的字清秀超逸;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不同流俗,其书法险劲秀拔。古代书法大家们可能一生都用来练习书法,这不禁让我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片刻不离手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低头族已经随处可见,我想到了我们常提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作为新一代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应走出手机世界,寻找周围的传统,体验从传统文化的乐趣,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
此次书法旅程我受益匪浅,青年生逢其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正如毛主席所言:“青年人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应用光芒照亮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孙梦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