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社会实践队

宁静的清晨,浮想联翩。整齐的街道,我快步走在热闹的早餐一条街上,和相识的人打招呼,他们笑容洋溢,邀请我一起享受这热气腾腾的早餐,我又路过村里的转盘,花坛中立着一块盘子,上面写着“脱贫攻坚,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夜春雨梦不休,我深知这样的场景来之不易,经过一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我也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目前,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以及来回奔波的农民工,他们多数缺乏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靠体力和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缺少科技含量。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比较薄弱,存在严重人员不足、视野不宽、年龄老化、本领恐慌等问题,尤其是农技人员数量少,能力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农民更多的是选择到城市打工,不愿回家务农,这更加剧了乡村劳动力和人才的匮乏。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朝着正确方向实施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所以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活的、多元化的、高素质的“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住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行则乡村行,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在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入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各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向农村提供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活水源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青年人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地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青年之辈,无论在何岗位,都应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青春、坚定步伐,让乡村振兴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8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追寻民俗足迹,牢记使命担当
为了解民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一路“统”行小队开启了文化之旅,探寻民俗文化基因。民俗文化具有的独特性表现在…
曲园学子寒假行:品味家乡民俗文化,传承百年奋斗精神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
浸润中华传统文化,萌动了我新的思考
经历过本次社会实践后,我感触良多。现在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是成年人,是即将迈入社会的新生一代。虽说大学里能够接触到社会的机会相比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多了许多,但单靠平日里的接触,我们所能了解的还是…
同筑乡村振兴业,共描乡村和谐画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对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的概括。要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乡村振兴。作为2022年新入学的大学生,我认识到假期实践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不…
走进南仲都村,感受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
大连理工大学“商知同行·京滨留梦”实践团2023年寒假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积极响应校区团工委开展“科教兴国调研”专题实践活动的号召,大连理工大学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商知同行·京…
以乡村振兴为笔,共绘人民新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2022年12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抵达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执初心,迎远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面建设社会主…
奉献火热青春,振兴美好乡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决胜脱贫攻坚战,成就乡村振兴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之力向绝对贫困宣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