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疫来不慌“社会实践团队助力疫情防控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疫来不慌“社会

随着“20条优化防控措施”的出台以及疫情防控“新十条”的落实,我国疫情正式放开。

过去三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为艰难的岁月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敢于担当、积极奉献、不怕牺牲的抗疫英雄,他们始终在一线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抗疫成果显著,这也是我国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的底气所在。而在当下,疫情的放开使得全国迎来了一波感染高峰期,大多数人经历了被病毒感染甚至重复感染的痛苦,也有人“挺进决赛圈”,目睹身边人的感染。于是有人开始产生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甚至导致了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对日常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为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和应对当下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疫来不慌”助力疫情防控和健康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团队结合宏观政策背景和具体社会层面反馈的情况,决定开展本次抗疫典型事迹宣传和疫后心理疏导实践活动。

在正式开展活动之前,我们团队进行了多次队内会议,确定实践主题、调查目的、研究对象等,对活动的具体开展方式与内容进行了确认,同时明确了各成员的分工,为此次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效地调动了团队成员积极性,保障活动有序、顺利且安全地开展。我们还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等多元化方式,搜集了较为完善的文献资料,为疫后心理辅导及典型事迹宣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基础。

对于疫后心理辅导和典型事迹宣讲,我们团队均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会议的会议号由各团队成员及其亲朋好友广泛转发,参与者年龄分布广泛,既有十几岁的初高中生,也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

疫后心理辅导的线上部分我们通过腾讯会议为大家普及一些心理学常识: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障碍、如何应对心理障碍等等。线下部分则由团队成员实际开展的疏导活动组成,成员们发现身边因疫情产生不良情绪的对象,与其进行面对面交谈,帮助其正确地认知疫情,从而达到排遣心理压力、对未来重拾信心的积极效果。典型事迹宣讲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宣讲人首先选取了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抗疫英雄相关事迹进行介绍,继而对后疫情时代个人心理健康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强调,帮助大家减轻压力、重振信心。线下宣讲则聚焦于齐河县第五中学,宣讲人与中学学生面对面交流,根据受众身份,典型事件的选取主要集中于齐河县本地。并讨论了疫情过后学习、生活的相关变化以及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平衡压力等问题。

新闻宣传方面,团队成员通过撰写新闻稿、访谈记录、拍摄短片等形式详细记录心理辅导开展前后的准备工作、活动内容与事后反馈,通过对比当事人面对疫情不同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展现科学防疫、理性看待疫情相关信息、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方网站投稿,如校外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大学生新闻网,校内媒体——山小法、土小建、山东大学学生在线等,强化宣传效果,同时适当运用网络宣传,以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为媒介,上传线上宣讲与线下疏导的资料与视频,起到更为直观的宣传效果。安抚新疫情措施下普遍弥漫的焦虑、担忧、迷茫等情绪,让更多人科学、客观、理性的认识疫情开放。

此次实践活动较为成功地达到了团队的预期,系统总结了疫情动态变化下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探索适用于疫情动态变化情况下的精神心理问题的干预和应对。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科学防疫知识调整大家心态,让群众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拥抱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性。面对“幻阳症”,劝导同学们重视个体差异,了解不同阶段病症的具体情况,破除灾难化思维;面对“情绪疲劳”,开导同学们寻找可靠度高的信息来源,并通过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面对“适应不良”,劝勉同学们调节预期,学会接纳不确定性,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尝试寻回以往生活的节奏,用实际行动改善负面情绪,宣扬科学积极的价值观念,保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在疫情新常态下的心理健康,提高后疫情时代下公众幸福水平。除此之外,抗疫英雄敢于担当、积极奉献,不怕牺牲等宝贵精神得到了广泛传递,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抗疫英雄的感恩之心、尊敬之情及对抗疫精神的传承之志,更鼓舞了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人们,促进了身心健康的恢复。

在生理心理双重挑战的特殊背景下,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正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惟有直面病毒,才能最终战胜它。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疫情是难忘的经历,而经历则是成长的财富,希望我们能带着这份经历和财富,昂首阔步地走向明天,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未知的机遇和挑战。也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人走出新冠的折磨,扫除心理上的阴霾,不再畏惧于病毒威胁,也不再受制于封控措施。学生可以摆脱网课的种种不便,与老师同学们线下相见,面对面交流;打工人们也可以回归正常工作生活,不必担心企业死于“寒冬”,自己丢掉饭碗。大家都可以正常地出行、社交,重拾乐观阳光的心态,回归生活正轨,一切如常运转。总之,所谓触底反弹,在未来,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9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寒假社会实践纪实——聚焦家风家训,传承优良传统
1月25日至2月12日,“家风我先行队”社会实践调研队5名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主体聚焦于家风家训的传承,追溯历史脚步,立足特定时代背景,为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创新交出一份优秀的…
聚焦家风家训,传承优良传统,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1月25日至2月12日,“家风我先行队”社会实践调研队5名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主体聚焦于家风家训的传承,追溯历史脚步,立足特定时代背景,为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创新交出一份优秀的…
聚焦家风家训,传承优良传统——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团队名称:家风我先行队1月25日至2月12日,“家风我先行队”社会实践调研队5名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主体聚焦于家风家训的传承,追溯历史脚步,立足特定时代背景,为家风家训的传…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学思践悟二十大”实践团队绘制“专题地图”
绘地理信息学院“学思践悟二十大”实践团队绘制“专题地图”信息来源: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聂晓涵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将红色主题教育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学思践悟二十大…
“返家乡”社会实践|正当其时学党史 赤诚诠释初心 凝心聚力担使命
赤诚诠释初心实干践行使命个人简介王雨欢,女,设计学院2022级美术学1班学生。现任:设计学院2022级美术学一班副团支书、设计学院团委组织部干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
“返家乡”社会实践|追寻传统文化之旅:寻脉传统,邂逅今朝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时以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为此我们实践队展开了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01PART1实践成员赖春燕李志…
实战砺精兵 实训提水平 阳光设计工作室实训实战专班开展项目指导会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大出口”工作,赋能学生“高起薪”、“高平台”就业。2月16日晚,阳光设计工作室实训实战专班项目指导会于R1-205举行,阳光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翁炳峰教授为本次指…
“返家乡”社会实践 | 追寻传统文化之旅: 品尝特色美食,感受传统文化
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你共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
碳汇造林,做新时代卖“碳”翁——大学生在行动
2月1日,Greener社会实践调研队的成员为探索为乡村振新赋能,在安徽省安庆市林场进行了社会实践调研。图十四调研团队线下实践活动剪影队员们来到了安庆市林场,并找到了林场的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实践队在山东省内多地开展煤炭消费替代发展现状调研活动
民族复兴是农村的复兴,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