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十大精神在人心,农村致富稳民生

来源: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涂思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部分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多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宣讲过程

2023年1月28日,成员涂思婷在其家乡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白土镇大源涂家村进行了入户宣讲,她的首要目的地就是村中老人的集聚地,休闲文化广场。因天气较好,休闲广场聚集了许多村民,涂思婷走上前去先找熟悉的村民为其讲解二十大中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让村民了解到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力度和决心,让村里的老人们了解到村居环境、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国家政策,感受到党对人民的殷殷关切。除了村里的老人外,涂思婷还向村中早早就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积极进行宣讲,让这些年轻人了解到国家对于青年在农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二十大中关于乡村振兴的布局和举措,让大家了解农村农业各方面协同发展的政策。她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通过小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阐释“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乡村基层。

2.宣讲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之上。乡村地区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化的发展和进步,势必要让农民不断学习先进理论和思想,作为将来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切实关系到农村将来长远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所需,也是时代的新发展对广大农村群众提出的学习要求,更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必经过程。新时代理论宣进讲进农村可以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这也与全民素质提升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农村地区的发展少不了农民这一主体的支撑,但如果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就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备了良好的新时代理论宣讲的内在条件,也使农村地区农民思想理念的优化具备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用理论武装头脑,使农民的思想意识、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改变,才能更好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96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携手鹰潭市人民医院,于2025年4月5日联合举办了一场规…… 邵易晴 曾新星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的要求。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于2025年3月30日开展…… 邵易晴 黄祚祯 李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3月份顺利开展兴趣课堂活动

2025年3月,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在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天桥区泺口服装城和历下区东关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顺利开展了…

最新发布

“实践”是最好的教育
“实践”是最好的教育来源:杰伦实践队为响应学校号召,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利用本次假期,我们小组分别在京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长顺水电站进行社会实践。能源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不可…
众擎易“莒”,红色赋能——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寻红风“调研团赴莒县开展实地考察
众擎易“莒”,红色赋能——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寻红风“调研团赴莒县开展实地考察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提到共同富裕的内涵时,习近平…
延续伟大历程,践行二十大精神
在此次寒假期间,为了贯彻二十大的学习,学生们分成小组在各自地区的乡镇或者居委会等,进行了二十大的宣讲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我们把二十大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加强。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圣泉居委会…
二十大精神进乡村,谱写农村新篇章
我村处于交通不便,离镇上较远,且大多数为务工人员,所以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常年在外,家中老人文化程度较低,无法通过手机等信息设备了解近年来的发展,党…
二十大精神宣讲,铸就青春力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
走进最熟悉的“陌生”人,助力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为了让二十大报告精神在祖国大地上更好地走入基层百姓的心中,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此次贵州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的六名成员分别在江西丰城、湖北利川、贵州贵阳、贵州遵义、贵州铜仁等家乡所在地…
读伊索寓言有感
《伊索寓言》作者,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
宣宪普法展学子风采,乐跑诵诗现青春活力|法学院2022级三班团支部开展宪法周系列团日活动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宣传宪法精神,展现专业特色与支部风采,我支部于12月初开展了宪法周系列活动。12月1日,我支部组织部分成员响应学院号召于又玄图书馆后草坪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支部成员朗读宪法,精神…
川北医学子走进印台村,宣讲国家资助政策助力梦想飞翔
7月9下午14时许,川北医学院赴大寅镇党史教育宣讲队为促进当地乡村教育,前往大寅小学开展“国家助学金宣讲活动,向家长介绍国家相关资金帮扶政策,加强与当地民众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村里孩子大多是幼儿园到…
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
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学习榜样事迹,弘扬榜样精神。融会党的初心和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集中展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