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书林教授受邀带来题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使命——谈‘两个结合’”的首场线上辅导报告,校内300位师生在线聆听了讲座。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叶本乾主持。
“历史的星空之中其实有无数的灿烂,在文明的链条之上有无数个光辉的节点,在社会进步的演进之中凸显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财富创造者的本色和原色。”讲座伊始,刘书林教授指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体结构”的特点,从历史上看中国就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并引用刘家和先生和雷海宗先生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师生阐明了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历史特点。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文明中心与边缘的交往、互动和融合”,刘书林教授表示,中华文明自有其特殊的生命力,中国是由满天星斗的小国逐渐凝练的大国,他以历史学大师陈垣“守本兼容”的文化史观为基础,以中外互关、古今比较的方式,巧妙地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了不同文明形态参差的发展状况,探究了中华文明统一的内生动力以及追求一致的总的趋势。
讲座中,刘书林教授还详细解析了超越近代中华文明低谷的理论,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同时需要新的组织来凝聚革命力量。他指出,不能简单地评论清皇朝,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运行的客观过程。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中,阐明了“坚持马列主义、有广大人民拥护、能够把马克思中国化、知识分子能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反动统治不牢固”五个方面,是中国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优势所在。
从“大道之行”的理想国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等,讲座最后,刘书林教授引用阿·汤因比学说中提出的众多命题,自然引导师生思考本次报告主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使命就是“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给予与会者以如何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思想启迪。
报告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在总结中对刘书林教授带来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认为其丰富的讲座内容有助于师生从总体上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入思考文化文明的发展节奏,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源于能够做到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王文慧,排版:张文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0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