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辽宁省农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可以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疫情防控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而发展坚持“经济理性”为取向的现代市场经济以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将原先主要在村落小共同体层面上发挥作用的“生存理性”“生存伦理”国家化,转变为国家意志或者说是政府职能,现代社会政策的出现和发展。由此可以反观社会政策的经济意义:它不仅仅是拉动消费、提振内需的一种手段,更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生存扎根的社会前提。从社会现代转型的角度来看,必须努力做到国家以社会政策手段为每个公民提供的保护的跟进与传统社会为个人提供的保护的消退同步。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要在经济产业方面持续发力,更需通过“兜底保障”守住民生底线,鉴此,以公平正义、均衡发展、共同富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政策”,突显为回应有效衔接命题的基础载体和重要结构要素。在国家乡村发展战略衔接转换的进程中,缓解相对贫困、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便需要引进“社会政策群”的理论分析,以综合统筹的视域将围绕衔接命题而生产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社会政策加以深刻审视,并通过学术研究推进社会政策群的科学建构。总之,若欲提升社会政策效率,充分发挥其对于有效衔接的基础保障功能,必须在同源性理念的导向下,科学统筹政策整体的结构布局,破除政策藩篱,释放政策合力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既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在强调工业和城镇优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长期处于单向流往城镇的境地,而要素持续流失,就是造成乡村发展不充分甚至凋敝的一大根源。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着力营造使资金、技术、人才从城镇流向乡村的环境和条件,不仅是城镇反哺乡村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培育新的投资和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
乡村振兴必须是全面振兴,不能搞“一俊遮百丑”,只有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方面都实现了振兴,才是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总目标,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个总目标的提法,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提法有了新的升华。十九大报告提的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二十大报告提的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之所以有这个变化,是因为我们看到,世界上一些已经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但却并不是农业强国,在国计民生的不少基本问题上,还不得不受制于人。真正的农业强国,在世界上则是屈指可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不建成农业强国,在吃饭问题上还会被人“卡脖子”,那么我国对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就会难以真正掌握主动权。我们不追求什么都自给自足,但在吃饭问题上必须保证我们的自由,这就必须把我国建设成农业强国。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要按照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必须守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这个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我们在本次的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论文中要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展开讨论。2022年,辽宁省聚焦“守底线”“两高于”目标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细落实,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深化优化消费帮扶,完善脱贫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和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在巩固脱贫户脱贫成果的同时,也增强了脱贫地区城乡发展活力。做好帮扶工作离不开“底数清”。我省持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2022年组织开展首次年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范围调整工作,开展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建立防返贫监测和帮扶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省级防止返贫监测管理系统。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在产业方面,我省充分发挥产业增收的支撑带动作用,截至2022年10月末,全省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3165个。积极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尤其是“五小产业”“庭院经济”,确保每户参与两个以上帮扶产业。同时,完善脱贫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和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提高产业增收能力。
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重点支持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瓦房店市(海参、大樱桃)建设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利益联结更紧密,引导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为辽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将加快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加速补齐辽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精准发力是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引导,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将使转型事半功倍。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上,我省将以实施智能制造、智能服务和强基工程为抓手,做优做强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汽车、重大成套装备,发展壮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
近年来,辽宁省围绕粮油、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已经形成盘锦大米、盘锦河蟹、朝阳小米、朝阳蔬菜、大连大樱桃、鞍山南果梨、铁岭榛子、东港大米、东港草莓、北镇葡萄、辽宁绒山羊等一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信任和青睐的知名品牌农产品。
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样离不开新要素的发明和使用。村民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主体。新要素的巨大能量,如果不能为村民所掌握、所使用,终究是不能发挥作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创新探索,拆除阻隔篱笆,畅通新要素进入乡村的道路,的确是当务之急。比如,村民返乡创业问题。来自农村的工人后备军,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从积极的一面说,这些打过工的村民,在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养成了守规矩、守纪律的习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回乡创业是带动本乡本土经济发展的最有竞争力的新要素之一。遗憾的是,有些返乡创业者遭遇了抵制,乡村治理问题不解决,新要素是难以返乡、更难以下乡的。再如,新村民驻村发展问题。有报道称,一些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因追求后现代生活,带项目、资金到乡村创业。新村民与原住民如果不能融合,新要素就不可能在乡村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这个阻碍新要素下乡进村的痼疾必须加以破除。又如,民宿等小微项目投资保护问题。乡村的本质特征是宁静和谐美丽,是低密度国土空间,是节奏紧张市民节假日休闲的理性之地,是广大青少年体验大自然的上佳开放课堂。
与此同时,乡村还是小微企业存在的土壤,是创客积聚交流的天堂,是独角兽孵化的第一车间。但是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社会实践总结分析不够,乡村投资乱象丛生。以旅游业为例,有景区,有度假村,有田园综合体,有大型、小微型生态园,有堪比星级酒店的民宿,也有传统车马店的大通铺,还有别墅群、大棚房、共享农庄、大型酒庄、风情园、游乐园,不一而足。这样的“新要素”就不宜下乡进村。当然,新要素下乡进村需要破除障碍,创设和构建新机制。由于各地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态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积极守正创新,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现代化铺就“金光大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07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