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是针对新农人创新创业路径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通过查阅调查新农人相关创新创业案例,了解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农人如何通过提高数字素养,学习数字技能,进行成功创新创业。我们希望能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揭示出各类因素对新农人实现成功创新创业的影响程度以及背后种种的现实问题,并对其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帮助新农人提高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此项目助力数字素养赋能的多元主体参与融入与协同创新,有利于驱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二)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新时代新农人创业成功案例,分析其创新创业路径以及其成功原因,归纳总结出其共性与特性,并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量化各要素对创新创业成功的影响程度。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联系现实,找出制约新农人发展的问题。归纳出可复制的新农人创新创业模式,为更多新农人提供借鉴。给予新农人顺应数字经济的浪潮发展可行性建议,帮助新农人快速高效的转型。助力乡村振兴,为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三)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农人应以何种路径进行创新创业、实现增收。在数字经济时代,田间地头涌现了一批以“张同学”为代表的“新农人”,他们充分利用当下新兴的自媒体,向大家展示大多数城市居民所从未了解过的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与此同时,他们利用自媒体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实现了农产品销售行业的变革,由原来的单一售卖渠道转变为线上线下交互配合,充分利用网络电商平台扩大客户源,另一方面还可以赚取自媒体平台收益,真正实现增收。
本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研究现有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在实地走访后得到数据,并使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最后通过对于文献及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为新农人的发展路径做出建议。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新农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范围包括新农人的基本内涵、产生原因、主要特征、作用、发展对策、创业制约因素等。陈亮(2014)、王文龙(2015)界定了新农人的概念范围,认为新农人具有互联网、创新、文化、群体化四大特征,其组织形态上的经营类型包括个体经营型、合作经营型和企业经营型等。毕美家认为,新农人更加具有生态农业的理念,具有更强的互联网思想,是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业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楚曾在一篇特稿中介绍了四位新农人在家乡创业的故事,他认为一群懂技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知识青年在乡村创新创业将成为时代的浪潮,将会带给乡村经济更好的发展。部分学者依据双创视域,对新农人乡村旅游创业活动类型、空间分布和人才培育创新机制,新农人参与乡村振兴微观心理感知,新农人在旅游创业场域中传承保护的成长路径与角色研究等领域开展研究。
此外,有学者发现新农人面临着农业用工的问题、销售和盈利情况不如预期、产品的品质保证和消费者的信任问题、未得到足够的政府支持。还有学者提出,新农人创业过程中面临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双重困境,由于农村产业网络发展程度较低,因而新农人难以有效嵌入,而在社会网络中,主要面临的是乡村融入的困境问题。同时,新农人自身素质、农业的天生弱质性和互联网平台的风险问题,都是新农人成长的制约因素。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新农人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农人的农业创业及相关政策决策、实施等层面。Terblanche(2008)研究了新农人变迁理论与相关政策制定,Mailfert(2010)研究了新农人与农业创业的内在关联,Hamilton(2011)研究了影响新农人创业的关键因素,Ngo(2014)分析并构建了新农人地方性概念框架。Chang认为,新农人若能通过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其创业概率。Belleflamme则指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农人更倾向于通过P2P网络借贷、农业众筹等互联网融资渠道筹集生产资金,以有效缓解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回笼困难等融资约束。
纵观国内外对于新农人的创新创业研究,大多从概念界定、创业类型和内在影响因素展开,尚未深入涉及对新农人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内在创新创业驱动力和路径的研究。
发展动态:2012年前后,新农人真正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015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农人广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点对点直供、直播直销、5G视频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使新农人创新创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家为稳定农业,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推动了“新农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截止2021年底,约有2000万年轻人参加了“新农人”运动。与此同时,在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中,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正在深度改变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推动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在此背景下,众多调查研究者开始对数字经济下的新农人进行深入性研究与探索,并开始对新农人创新创业路径进行研究。
(五) 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创新点:1.研究思路创新:有效结合“新农人”运动的实际情况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农人创新创业提出新路径,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将传统方法与数字经济“新农具”相结合,赋予新的意义。
2.调查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创新:
本研究将实地走访后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stata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当前新农人成功创业的因素;通过控制变量法,量化各要素对创新创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现有新农人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归纳出可复制的新农人创新创业模式。
3.双创路径的实用性创新:本研究报告基于新农人成功创新创业实例,综合采用多种分析预测和比较方法,紧抓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农业发展的机遇,紧扣“三农主题”,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提出新农人创新创业路径,从而实现产教结合、农教结合、授农于智。因此,本研究报告所提双创路径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项目特色:
1.紧扣“三农”主题,建立农科教结合协同模式。以数字经济推动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智慧农业迅速发展为背景,通过新时代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要求,挖掘典型新农人创业案例,归纳经验,融入助农实践,使双创型“新农人”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
(1)农教结合。立足地方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融入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因素,抓紧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智慧农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进一步帮助新农人快速高效地转型,从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2)科教结合。将科研方法、思路和平台引入新农人创新创业实践。
(3)农科结合。专业师生以“烟台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会”等为抓手落地农科结合,形成助农惠农有效服务途径。
全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2.本项目将带领新农人探索新型管理理念,创新经营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学习新型管理理念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升级。具体方式包括:第一,组织地方新农人代表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地区企业参观学习,树立先进管理理念。第二,聘请高素质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企业注入先进的新鲜血液。第三,加强对新农人进行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定期开展对新农人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培训,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中重生产,轻管理的弊端,在培训中传播新型管理理念的市场收益带动作用。
3.本项目通过帮助新农人加强互联网+思维素能,在助农实践过程中寻找新农人创新创业遇到的问题,总结共性和经验,从而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新农人双创的路径。
(六) 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技术路线:技术分析方面,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在实地走访后得到数据,并使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最后运用因子分析、现状分析、相关性分析、AMOS 验证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文献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新农人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拟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探究,分析总结数字经济下新农人创新创业路径及各类路径所取得的成效、新农人创新创业思路的转变、数字知识的学习、数字素养的提升、数字技能的加强、数字工具的利用,以及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并且进行对比性分析获取现如今与过去传统型农民的差异,针对新农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的大环境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发展建议,进而总结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效的创新创业路径以及探索长久发展的有效性措施,助力乡村振兴。预期成果:建立乡村振兴研究会。
(七) 项目研究进度安排
项目已具备初步的理论研究基础,并据此设计了初步调研方案,调查问卷正在设计中。已于2021年10月,成立烟台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会。2022年年初,项目团队与烟台一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
(八) 已有基础
1.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研究积累:对于此项目,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功课。实地调研过许多村庄的农户,基本形成了新农人创新创业的模式和构思。已经设计了具体的调查方案,完成从小样本到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制作,因调查正值疫情 期间,多数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并且已经通过部分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对策。
已取得成绩:于2021年底成立烟台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16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