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情牵脱贫攻坚”赴保靖县调研第三小组整装待发,成员们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带队老师李晓鹰和两位小组成员,分别是2015级环境科学班梁焕丁和2016级环境科学班胡海志,此次调研目的地是保靖县碗米坡镇迎丰村、白云山村及阳朝乡猛科村。
考虑到交通障碍和其他困难因素,团队成员先从贫困户数较少的迎丰村着手。在结束保靖县人民会堂培训完后,小组成员踏上了去往迎丰村的路途。大巴车沿着酉水河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着,清风拂过,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放眼望去,满目苍绿。据当地村干部介绍,酉水河被称为中国南方的水上“丝绸之路”,酉水河仿佛一条丝绸,飘动在两座青山之间。经过40分钟的车程,我小组抵达扶贫第一站——迎丰村,村子依水而建,共有85户贫困户,贫困人数329人。
当山雾被早晨七点的阳光吹散后,小组成员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调研的过程中,组员发现大部分家中只剩老人和小孩。颤颤巍巍的身躯,或失聪、失明,或残疾,辛劳一辈子,老了之后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走访途中,团队成员遇到许多生活条件困难的家庭,但是他们持热情、认真的态度完成团队的调查问卷,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的在问卷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和看法。小组成员头顶烈日,一户一户的走访,去探寻一户又一户的辛酸悲苦.
其中,一位受访老人的说辞,很是激动人心:“国家政策很好,感谢党的领导,不过虽说家里不算富裕,但生活也还过得去,对于国家的扶贫补助政策我很感激,但我也不会再去要求更多,脱贫总得要靠自己,靠国家靠政府也没用,”他还说道:”中国如今的贫困没有显山露水,富裕的就能流油。露骨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底气,没有了勇气。”
在迎丰村工作历时三天后,迎着夕阳,小组成员动身前往白云山村。苍茫白云山,大树参天,林木葱茏。白云山村贫困户227户,贫困人口847人。经过三天的苦战后,小组成员完成所有的调研工作。成员不禁感慨道:“藿香正气水不知喝了多少支,衣服裤子不知湿了多少次,这个“庞然大物”我们终于拿下了。”白云山村最大的问题是道路交通和用水问题,成员和当地的村干部、驻村干部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阳朝乡猛科村的调研亦是非常艰辛。在猛科村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协同帮助下,猛科村的任务顺利完成。据悉,烟草种植业是村民们主要经济收入,如何提高烟草的质量和产量是这个村子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为团队调研途中)
(图为团队合影)
十天精准扶贫调研工作完成后,小组成员发现了几个现象:一方面,部分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未明,有部分家庭的实际住房和所登记的住房有所偏差,这就导致了部分用于扶贫的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一些贫困户家庭想得到更多扶贫款项。一些村民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助,甚至捏造家庭贫困的事实。
三个村庄贫困的原因有共同之处。第一,没有自来水源。三个村子大部分人家都是靠山上的泉水,陇集在水缸里然后用于好几天的生活所需。第二,教育落后。思想脱贫是解决贫困户问题最根本的手段,而几个村子或是邻村基本上都没有小学,村子里的小孩上学得去集镇或县城里上学,孩子到县城上学需父母一方到县城租房陪读,这就造成一户家庭丧失一个劳动力,并且还得负担房租.第三,少数村民过度依赖扶贫政策.在访问调查中发现,三个村基本上都有荒废的田地,极少数村民靠政府资助过日子,不外出工作。第四,因学,因病,因残致贫所占比例大.
通过走访三个村子,416户贫困户,对于精准扶贫,小组成员总结了几条拙见。首先,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欠缺是个棘手的问题,交通的不便,自来水没有保障等等问题较为突出,希望当地政府能够优先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其次是教育问题,在农村,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在所走访的家庭中,大部分孩子每天都得前往很远的镇子上读书,这对他们来说,教育成本似乎有点超出他们的预算,农村教育资源亦是缺乏。走访过程有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并不想脱贫,这是自身内动力缺乏的一种表现,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生产补偿的方式来代替直接给予他们资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1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