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生走进渔港:探寻渔业历史,拾取海上记忆
海洋捕捞业是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捕捞业的作业方式、组织形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渔民作为该行业的行为主体,其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深入了解胶东地区海洋捕捞行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探索渔民生产、生活变迁,7月30日,青岛农业大学“情浓渔水•探访胶东”渔业经济口述历史调查团来到青岛市崂山区青山渔村,拾取老渔民们海上记忆,调研团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对两位渔家老人进行了访谈。
“打渔是工作,也是生活”
林大伯今年六十六岁,十八岁开始随父亲打渔,五十二岁退休在家进行扇贝养殖,是青山村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他告诉实践队员,以前能打到的鱼的种类非常多,打上来的白林鱼、鲳鱼、鲅鱼、黑头鱼数不胜数,“现在,就连黄花鱼这种最常见的鱼都已经很难打到了。”林大伯一边织着渔网一边说道。那时候,渔民的伙食除了自己打的鱼,只有地瓜干,但是对他们而言却十分满足。
刘大伯还为调研团介绍了打渔工具的演变。由一开始承重力差的流网、地网,演变到现在性能更好的泵网和围网。渔民所使用的渔船也有着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渔船,容量只有几吨或者几十吨,船板单薄,设施简陋,出海生产时最害怕遇到风暴,但又怕无风兜潮。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渔船已经有了很好的防风设备以及雷达和对讲机等现代化先进通讯设备。
说到渔村的现状,刘大伯望着码头上稀疏的渔船,无奈地摇摇头说:“年轻人要不外出打工,要不经营渔家乐,哪还有人打渔,只剩我们这些老人了。”实践队员们不禁回想到刚走进青山村码头时,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只有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在忙碌地工作。渤海日益枯竭的渔业资源以及各行各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得海洋捕捞业日渐衰退,过去的渔业生活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我的父亲曾是打渔人”
林文化今年五十五岁,父亲曾经从事捕鱼行业,现在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是青山渔村一位普通居民。“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打渔,出海时整日漂在海上,要一个月才能回家。女人们就负责在家种地、织渔网。”林文化回忆道。据实践队员们了解,在那个年代青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场景。
“以前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技术判断天气,那时家里有一本万年历,父亲和船友们就根据它来选择出海的好日子,”林文化回忆着“每次出海之前,渔船上总是一片忙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检漏渔船或忙着补织渔网,做好出海前的准备。出海前一天,渔民家庭都要祭天来祈求平安。”对渔民而言,打渔不仅是他们的工作,更是他们的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年轻时候的林文化,就曾为父亲的船织过渔网,在集体制转为个体船后,也会提着篮子将蒸熟的肥鱼到景区里卖给游客。
“记得父亲那会,海上都是很热闹的。晚上满满的渔船停靠在岸边,渔火通明,景象十分壮观。”林文华阿姨的眼中泛着泪光。这不仅是她对童年的回忆,更饱含着对她对父亲的满满思念。
文/刘佳璐任雪梅图/姜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