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调研队,在成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经由我们调研发现,四川竹琴在其保护方面有很多欠缺和不足。
你听,那是竹琴之声
四川竹琴,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表演者手持鱼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 从其说唱内容方面来说,也叫“道情”,取义“道破世间人情”,如忠孝节义、三孝五义、山英战卢布、包公案等。粗略来说,四川竹琴可分为三个流派,重庆的川北竹琴,四川本地的上河调和下河调(又称坝调)。
你闻,那是竹琴之问
调研队首先询问成都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其次上街发放调查问卷,最后采访四川竹琴的传承人谢赤非老师。对于四川竹琴的现状和传承,发现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四川竹琴的现状并不乐观,为适应新时期观众的表演需求,使四川竹琴的观众不仅局限于退休的老年人,也向青年、小朋友等年轻人看齐,延续四川竹琴的生命力,不论是从节奏、内容、唱腔等各个方面,谢赤非老师与其父亲谢惠仁一直致力于四川竹琴的改进。但是仅靠他们与时俱进的改进是不够的,谢赤非老师说,“最好的宣传方式不是靠媒体,而是人为的传播”。而他们缺少的正是表演的场地和观众。对于从川剧的演奏中流传出的一种演奏乐器,竹琴的受众很少,因此演出场地就很不固定,这对于想去了解和欣赏这门乐器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困难和遗憾。演员如果没有观众和舞台,那怎么去为人所周知。
其次,四川竹琴的传承并不乐观,尤其到了谢赤非老师这一代,不像北方的渔鼓还有较多人学习,四川竹琴除重庆外,四川本地的传承链出现了脱节。因为对其了解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想去学习,并且坚持下来的人很少。究其缘由,还是四川竹琴的现状问题。
你看,那是竹琴之答
对于四川竹琴的现状和传承方面的问题,谢赤非老师和调研队的队员们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谢赤非老师认为,首先应该解决演出场地的问题,只有更多的观众了解到竹琴,并且接触到竹琴,才会慢慢喜欢并且去深入了解他;其次,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比如,微博,微信,视频等媒体媒介去扩大其影响力;最后,是借助人们的口口相传广泛传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队员们对谢赤非老师和成都非遗中心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建议可以借助开放兴趣班,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进行演说和表演,或者与别的演奏乐器合作演出等方法,去扩大其受众。谢赤非老师和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队员们,兴趣班正在创办,演说他们之前也有做,但是效果并不好,基础教育的学生年龄太小,不理解他们的演唱内容,仅仅对于高等教育的学生有一些影响。由此可见,四川竹琴的发展和传承并不容易。
经由本次文化之旅,赴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调研队的队员,对于此次的调研经历有很深的体会,也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现状有了更深切的感触。竹琴悠悠醉世人,文化悠悠看今朝。愿中国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传能够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