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民间故宫讲抗战 百年温度志不渝——宏琳厝的红色印记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红

在福州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书写着数不尽的红色故事。守住文化之根,才能留住城市之魂。沿着共产党人的足迹,我们走进宏琳厝这座气势恢宏的古厝,体味其中所承载的“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共同记忆。

宏琳厝坐落于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由新壶里的始祖黄祖嘉于清乾隆六十年始建,长子黄宏琳四兄弟续建,历时28年才得以完整呈现在世人眼前。宏琳厝有着220多年历史,号称“中国最大的单体古民居”。宏琳厝中居住着黄氏一族,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同志也曾在此组织开展革命活动,他们携手抗击日寇,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创办救亡周刊 传递爱国思潮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黄开修在宏琳厝组装了一台土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黄开修便与弟弟黄开云详细记录电台的抗战新闻,并刻板印刷在刊上,创办了《抗日救亡》周刊。此后,《抗日救亡》辐射范围扩大到厦门、武汉、长沙等地,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带着坚毅的革命之心,带领群众了解抗战动态,投身爱国事业。

(图1宏琳厝里的《抗日救亡》周刊旧址)

(图5宏琳厝内厅堂一览)

组建战时队伍 推广民众教育

1939年初,中共闽江工委指派中共地下党员项南、舒诚等到闽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项南到闽清后就居住在宏琳厝内,与黄开修一起组建“闽清战时民众教育流动工作队”。

在项南的带领与号召下,群众积极进行募捐,高喊抗日口号,将自己手上的金戒指、玉手镯交给“战工队”。宏琳厝内掀起了抗日救亡文艺宣传的浪潮,当地富有民族意识的群众也积极参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群众对“战工队”的欢迎和拥护引起了国民党闽清当局的恐慌,他们秘密下令抓捕项南。党组织为保存革命力量,连夜派船把项南送离闽清。离开后,项南仍时刻关注“战工队”动态。此后直到1940年,黄开修带领“战工队”依然把抗日宣传送达闽清各处。

(图6 项南曾经工作过的房间)

走访红色印记,砥砺红色初心。如今,宏琳厝内大小横梁上仍用红纸张贴着的“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各种醒目口号。室内还展示着各式红色纪念章,让参观者为其所彰显的奋斗精神与革命精神所震颤。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与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在此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散发了新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6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温暖和爱将伤痕抚平

  与济南救助管理站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面对面  在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我们见到了陈晓黎主任。今年是她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被问及二十二年…… 陈志茹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陪伴是最温暖的誓言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 伊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 陈璐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 谷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救助,我们一直在路上

  心得感悟  初入救助站  2018年7月18日,考完最后一门试,心里放下了考试的压力,剩下的只是等待着社会实践的到来,后来得知自己要在第二批去往救助站时,内心稍微有些失望。  不…… 孙家伟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活从来不容易,我们要互相抱紧

  由于有很多受助人员精神不太正常,所以当被告知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时,我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也意识到此次实践的难度和重要性。  第一天来到妇女儿童科,只见…… 郑天娇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善缘自心中,乐源于昌盛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行霸道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 董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心中的每一盏灯

  有会听到有人抱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公,总有人会对社会福利制度不满,而我这个暑假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在淄博救助站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记  初入救助站,温暖在心间  7月…… 许小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青马工程 | 兰州交通大学第十六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组织集体观看《詹天佑》话剧团课展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我校“青马工程”培养体系走深走实,近日,兰州交通大学第十六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成员在学校大礼堂集中观看了兰州交通大学“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三下乡”专项活动来啦!2023年“井冈情·中国梦”实践季开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将于2023…
炫彩!嗨燃!暖心!这是一场多巴胺飙升的阿信专属毕业派对
6月18日18:00,一场专属于2023届毕业生的“光年之外,青春不散”多巴胺派对如约而至,在NingHouse与书院学子们共同聆听毕业生最纯粹的告白,以温情之歌、青春之舞为毕业生们的最后一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师生共赴…
高山云雾出好茶——新媒体赋能同安白交祠村茶业新发展
高山云雾出好茶——新媒体赋能同安白交祠村茶业新发展6月20日,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茶田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既见人文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正在直播助农宣传高山乌龙茶。位于同安区莲花镇的白交…
我院教师赴福州连江格林童森幼儿园调研走访
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创业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2023年6月21日,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林丽卿、院长助理陈颖、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主…
集大学子三下乡走进禁毒教育基地
为构建不受毒品危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人民营造绿色无毒的和谐社会环境,同时推动禁毒教育宣传深入宣传,让谢绝毒品观念更深入人心。于是在6月24日,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的守望相助实践队来到…
民间故宫,抗战阵地——“红厝弘福”实践队赴宏琳厝开展实地调研
民间故宫,抗战阵地——“红厝弘福”实践队赴宏琳厝开展实地调研为深入学习福州古厝中蕴藏的红色文化,6月20日,我院红厝弘福实践队前往福州市闽清县宏琳厝开展以“红色古厝‘说’党史——探寻有福之州的红色…
学务干部教育思想大讨论——《优势教养》集中学习研讨(第二期)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掘学生优势,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利用好优势成人成才。6月14日,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于我院会议室403召开学务干部集中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就《优势教养》第3-4章进行集中学…
爱在儿发,一路生花 │2023届毕业晚会完美谢幕
时光如白驹过隙四年一晃而过又是一年灿烂的仲夏又是一场盛大的告别青春无悔,我们如初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晚会6月18日下午,在音乐厅隆重举行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院长林丽卿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林…
集大学子三下乡:走访红色遗址,体悟军民情深
(图为“助农振兴,铸梦连城”三下乡小队与黄润济老先生的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走过来的,工作过的很多地方都是老区,对老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闽西大地上见证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