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先养水,养水先改底。池塘在养殖南美白对虾后,底部会积累大量的重金属污泥和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腐烂后会分解出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因此,清塘改底是养殖对虾后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
暑假期间,集美大学“壳养之道——助力对虾绿色高效养殖实践队”来到漳州市龙海市世甲村,了解当地对虾养殖户清塘的具体做法,并对牡蛎壳水质改良剂在清塘改底中的使用效果做了回访调研。
清塘一般分为清淤、暴晒、修整三个阶段。我们到达对虾养殖户牟东智的养殖场时,牟总有一口池塘正在进行清淤,只见工人用大水管对着池塘底部使劲在冲刷,旁边不远处的机器正在不停地抽除淤泥。


清淤之后的池塘经过几天的暴晒后,就要修整改底。那么使用牡蛎壳水质改良剂进行铺底与传统的清塘改底方法相比较,会有什么不同效果呢?
实践队成员们带着问题,对养殖户牟东智进行了回访。牟总是我们壳养之道的五星级用户,他的养殖场也是壳养之道的实践基地。
牟总告诉我们,使用牡蛎壳水质改良剂铺底后,池塘的底泥变得不那么黑也那么臭了,池塘底质对水质有明显影响,有一个好的底子,对虾在这个好的环境下生长,那么它的这个体质也好了,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患病了。另外,清塘的时候会更容易清理一些。

使用牡蛎壳水质改良剂后,养殖对虾的成本是否会增加呢?针对这个问题,牟总说,虽然用牡蛎壳水质改良剂会比之前用石灰的成本高些,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原来投放的那些化学药物的用量减少了,虾也长得更壮些,总体产量也提高了。所以实际上算起来,使用牡蛎壳水质改良剂是反而降低了养虾成本的。让我们养殖户有一个好的收益。
作为五星级用户,牟总也积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更多养殖户用上牡蛎壳水质改良剂。
牡蛎壳水质改良剂是以牡蛎壳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粉碎制得。产品具有蜂窝状的多孔隙结构,能够吸附重金属等物质,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并且成分中的氧化钙含量合理,碱性温和。产品来源于大海,回归于池塘,对助力绿色健康养殖、美丽乡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践队成员们通过此次回访调研,更加坚信,使用牡蛎壳水质改良剂是绿色环保的对虾养殖新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68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3月27日,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吴慧娟教授一行6人赴厦门开展专题调研交流。此次调研,先后走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及厦门弘爱医院,通过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聚焦高校学科共建与医疗……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校院督导联动,3月27日下午,我院邀请校本科教学督导员刘丹教授与青年教师进行了面对面座谈活动。我……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受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邀请,人文学院王晓宁副教授带领我院部分师生沉浸式观摩新编历史闽剧《画网巾先生》。该剧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在第九届……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