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四川德阳“破‘冰’行动”宣讲调研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走入了德阳的大街小巷,走进了德阳的市民群众,成为传递禁毒知识的桥梁,在炎炎夏日中用行动为大家带来一份清凉。
作为团队的副队长,一开始,我是抱着一点“躺平”心态的:秉着“既然我前期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那我后面就少做点事情”的态度方针,我决定在大家工作时在一旁摆烂,给大家提供一些类似于拿衣服、拿问卷一类的服务。队员们在德阳文庙发调查问卷的那天,气温有34度,大家没有做任何的防晒措施。天气又热又闷,但是大家还是积极性满满。将调研问卷发给大家并强调了一下采访和拍摄的注意事项之后,队员们便按照安排分小组行动了。可能是因为是第一次发问卷的关系,大家有一点羞涩和生疏。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问卷调查,大家放开了许多。但过程也从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遇到团队其他成员,她们会笑嘻嘻地分享当时怎么被拒绝的:“那个叔叔就看着我拿着问卷走过去,他就直接跑了。”当市民接受问卷调查时,拒绝的方式也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有的市民提出“我不吸毒不要问我”,有的市民直接说“不愿意不能够”,还有市民看见我们就“落荒而逃”。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了解了我们的实践团队的禁毒主题之后,愿意停下来填一份问卷,更有小朋友很认真地写下了他的建议。有一位小朋友说:“我能认识500个字,我完全可以填这个问卷!”我们的队员很耐心:“那我在你旁边一个一个和你讲噢。”那个场面真的又温柔又融洽,让人很感动。
(图为宣讲组成员进行调查问卷讲解。柏银 摄)
调研刚开始,我觉得我一直是一位“旁观者”,但是看到团队的大家那么努力的时候,自己也会不自觉的动起来。在和队长交流的时候,我讲:“明明说少做一些事情的,结果还是做了不少。”队长肯定地回答到:“对啊,看着大家都在努力,你就会被鼓动起来,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动力推着你向前。而且大家都在做事,也不好意思自己停下来享受。”大家在一起,共同快乐共同进步,大家被推动着去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自己感兴趣但是不敢尝试的,这或许就是团队的意义。
在调研的同时,采访工作也在顺利进行。宣讲组的两名成员在取得同意之后,运用了录音或录像的方式,分别采访了两位市民。问题主要是对于禁毒的看法以及平常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相关知识。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浏览相关信息,并获得有关的知识。面对镜头,大部分市民都会有一些羞涩与不适应,但是在与宣讲组成员的交流之中,能够一步步深入,讲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对于旌阳区禁毒方面的建议。通过和市民的交流,团队成员大概了解了旌阳区禁毒的现状与成果。
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总觉得时间仿佛很长,要做那么多天的工作,还要去学校、社区、街道等各种地方宣讲、调研、采访。工作任务很繁重,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但行至尾声,回顾这么多天的实践时,又觉得时间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快要说再见的日子。越是临近结尾,就越要注意工作的完成度,总结各方面的工作成果,让大家看见我们这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一段时间会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