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杨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探访杨时纪念馆
6月26日,正当夏季,万物峥嵘,青山延绵,绿水荡漾,我校航海学院“赋饶乡青”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了杨时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杨时精神,发掘传统闽学对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积极探寻闽学文化与乡村文明建设的碰撞,全面探索文化建设中的“将乐路径”,厚植家国情怀。

图为杨时纪念馆合影。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将乐龙池·杨门世家”
“斯文上绩三千载,吾道南来第一家”。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延平四贤,又称“闽学四贤”,是指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理学大儒,其中杨时在洛学向闽学的过渡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是被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
“程门立雪·倡道东南”
杨时曾追随二程,拜程颢、程颐为师,尊师重道,留下“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杨时纪念馆也采用了雕塑、场景等形式,立体化形象化地生动展示了程门立雪的场景。队员们在讲解中还了解到杨时不仅整理师说,倾力著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还兴教立学,教书育人,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的学者。

图为杨时纪念馆倾听讲解。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国运民瘼·休戚与共”
他为官清正廉明,爱国恤民,身体力行,敢于抗佞排和,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浏阳赈灾、余杭古田、萧山筑湖!杨时在任官县令期间,除了在其位谋其政,同时体恤民生,将爱民为民落实到每一个切身实践当中。
“千秋风范·万世尊崇”
杨时纪念馆重新模仿摆放的四知堂和四周零散摆放的家族成绩,几乎全都得益于杨时世代传承的要求恪守的爱乡爱民、孝亲睦族、敬祖报宗以及祖训家风。

图为杨时纪念馆观赏古文。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道之南矣开闽海,万古龟山重泰山。“诚学穷理、尊师重教、爱国怀乡、清廉为民”的杨时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人。杨时是将乐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副主任何德民,辅……
荆煜轩 陈珂 吕淑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3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演播厅举办“典范起航,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
荆煜轩 刘玺诺 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考研学子顺利攻克复试难关,成功迈入研究生新阶段,3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作为主讲人,学院部分202……
荆煜轩 王雯萱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鸟计划”以实践为基石,以机遇为羽翼,帮助青年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积累多元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寒假期间,众多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新岁启新程,青春正当时。“青鸟计划”架起了一座学子与家乡的桥梁,让归巢的青鸟们在家乡的沃土上一展身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故乡的双向奔赴。这个冬天,传媒学……
姜雨涵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探寻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路径,发掘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色,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月17日至22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黄河新韵”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济南市等……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路径,强化就业优势,进一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辅助举措,12月18日,传媒技术学院于综合实验楼11楼演播厅举办了“职海领航凭众力,学途逐梦绘鸿篇”就业规划讲座活动……
荆煜轩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传媒技术学院于2024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奏响了充满爱与希望的……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