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实践札记之采访手艺人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淑芸

2023年6月8日,芜湖“体‘遗’”双馨暑期时间团暑期时间团队乘车前往无为市文化馆对国家一级非遗鱼灯手艺传承人任俊堂进行了采访。任老先生是鱼灯文化界的泰斗,他曾获得国家级奖项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鱼灯文化,这也契合了我们的主题。

任老先生的精神还非常饱满,注重时间观念,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我们到达目的地时,见到了精神矍铄的他,在初步表达对我们的欢迎之后,老先生邀请我们进入办公室以便于接受采访。

在办公室中,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采访稿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在办公室中,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采访稿,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老先生一一为我们解答疑问,在他的描绘中,我们对鱼灯文化的传承模式、鱼灯文化的制作方式,鱼灯文化的内在意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位亲近随和、平易近人的老手艺人,他向我们展现了鱼灯文化的悠久历史,现代渔灯文化传承中面临的挑战,在带领我们领略渔灯文化魅力的同时启发我们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据悉,去年,安徽师范大学校运会开幕式上火遍全网的鱼灯展就是由任老先生指导制作的,而在采访结束之时他也赠予了我们由他自己编写的渔灯文化著作书籍,他希望能够借由这种凝固的文化的形式,将鱼灯文化保留下来便于传承,不至于轶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在此次活动的最后,我们将我们手工制作的扭扭棒鱼灯赠予了任老先生,任老先生愉快的收下了它们。如果非遗手艺人都能够学习任老先生这种敢于创新传承形式大公无私的精神,扩大传承者群体,我相信鱼灯文化等非遗文化将在中华文明中闪烁更为耀眼的光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坤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与该局相关负责人蒋珍珍……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医废团队深入了解该领域实际情况,为社会实践调查积累详实资……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调研活动

2025年1月25日,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李心宁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展开深入调研,并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在此次调研中,调研团成员采访了总务科工作人员邢文静,以……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访谈基层卫生院医废处理人员

1月23日4时30分,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张祖悦前往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中心卫生院,就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理状况及数字化治理平台应用影响,对该院医废处理人员张英晨展……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实地探访了解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处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处理情况2025年1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医废焕能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人员段钰访问了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总务科档案管理负责人孙静就医……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在当今社会,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福赠春联祈平安,墨香四溢迎新春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6日电(通讯员孟琳)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团圆期盼的传统节日,是家人相聚、共享天伦的…

最新发布

建党百年辉煌,共创二十大荣耀
曲阜师范大学“学思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6月30参加了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花溪社区居委会七一表彰大会。本次会议为了表彰入党50年党员的光荣成就,为今年入党超过50年的党员颁发入党50年党员…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共赴春光,茁壮成长。
河南城建学院6月28日电(通讯员靳真真田文娟)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粮食文化教育,了解粮食文化历史,品味粮食文化艺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了帮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河南…
与传承人交流,探索鱼灯奥秘
6月28日上午10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芜湖“体‘遗’双馨”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一齐在无为市文化馆的西北门处拜访任俊堂老先生,了解他与非遗鱼灯的故事。任老先生今年81高寿,是无为任氏八里鱼灯传承人的…
实践札记之采访鱼灯手艺人
白纸化鱼妙技章宜。有一古老常见的民间技艺,以纸为材,收束江城风景为塑像,这便是安徽省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里鱼灯技艺。为了进一步振兴弘扬非遗民俗文化,让非遗文化“活起来”,6月29日上午,安徽…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青年与党同心,理想与祖国同行
河南城建学院6月26日电(通讯员米晴晴靳真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实际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河南城建学院“拾遗记”实践团与带…
实践札记之采访手艺人
2023年6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体遗双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无为采访了国家级鱼灯传承人任俊堂先生。任老先生对我们的到来与采访表示十分惊喜和欢迎,向我们介绍了他制作鱼灯的历史和动机,大大提高…
实践札记之采访非遗鱼灯传承人
6月29日,我们团队一起去采访非遗鱼灯传承人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传承人名叫任师傅,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艺人,他将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鱼灯这个传统艺术。在采访之前,我对鱼灯了解甚少,同时…
八里鱼灯,自盛唐来
2023年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体‘遗’双馨”暑期实践团队前往芜湖无为,采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俊堂老先生,向他咨询了一些关于鱼灯的起源、发展以及传承问题。任俊堂先生今年81岁,是任…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传道授业村里集,筑梦青春正飞扬
河南城建学院6月26日电(通讯员米晴晴靳真真)青年人的心声字字恳切、真诚热烈;青年人的志向心系人民、扎根基层;青年人的勇气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为更好的完成二十大报告中交给青年的新任务,尽快实现祖国…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集聚青春力量,绽放乡村活力
河南城建学院6月26日电(通讯员靳真真田文娟)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了更好的走进百姓生活,为了充分体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