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大课堂”实践队在课堂教学、理论灌输的基础上,以文献梳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挖掘、深度整合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丰富的教育元素和思政元素,运用于广泛而深入“沉浸式”思政大课堂中,引领时代新人的培养。
6月28日上午,“行走的思政大课堂”实践队开启了暑期社会实践。这一天虽是骄阳似火,但队员们热情高涨,蓄势待发。实践队邀请了台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何方形老师对东湖的人文内涵、历史底蕴等各方面进行讲解,队员们与何老师一道,共同探索东湖独特的文化风韵,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队员们先是来到被称为钱氏“忠孝之家”的荣兴堂。太平兴国三年,钱弘俶遵照“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训导,将所辖土地全部献予北宋以实现和平统一。他的后人筑台州府城,开临海东湖,撰写家族“忠孝两全”的佳话。荣兴堂内高高悬挂的“忠孝之家”四字匾额赫然在目,由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题写,象征着钱氏家族“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的凌云气节。荣兴堂也曾是举世独一的金书铁券的存放地。因平定叛乱有功,唐昭宗于乾宁四年赐钱镠金书铁券以示嘉奖。队员们借此深入了解钱氏家族背后的英雄故事,钱镠及其后人的忠义气节也激励着队员们奋发向上,践行报效祖国的诺言。
出荣兴堂,穿过圆形洞门,便是九曲桥了。九曲桥是由清知府刘璈所建,连接半勾亭、湖心亭与横堤。桥面两侧铺条石,中间铺方石桥,桥墩为三条石呈“门”字形结构,自二榭开始至湖心亭共有五折。
九曲桥的终点是为纪念骆宾王而建的骆临海祠。调露二年,骆宾王被贬临海县丞。光宅元年,他参与徐敬业起事,作《讨武墨檄》,后人誉为“亘古一檄”。“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海;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这副写在东湖骆临海祠门口的对联,不仅记载了骆宾王在临海的印迹,也佐证了临海百姓对这位品性高洁的才子的感激与怀念。骆宾王秉公执法,办理大批贪赃枉法的案件,却因得罪了皇亲国戚而被贬至临海,但他始终心怀经国安邦之抱负,不改清正耿直之性气。骆宾王的廉洁精神因何方形老师的讲述而愈加鲜活地刻印在实践队员们的心中,激励着队员们正心明道、怀德自重。
穿过林间小路,实践队来到石刻碑林,历史文化的气息萦绕其中。碑林中陈列了临海历年征集保管的石刻碑志114方,其中宋代碑刻39方,明清碑刻58方,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为明代抗倭的权威实物史料“谭纶画像碑”和“戚继光表功碑”。画像彰显着谭伦英才谋略,其功劳曾被誉为“计其功名,不在王守仁下”;碑文歌颂了戚继光“心在国家,而身先士卒;勇不畏难,而谋善料敌”的丰功伟绩。队员们站在石碑面前,透过那些碑石铭文,仍能感受到台州将士的英勇果敢、足智多谋以及那永不褪色的“台州式硬气”,鼓舞队员们勇毅前行。
下一站,实践队将奔赴戚公祠。戚公祠是临海人民为了弘扬“爱国勤廉”精神、纪念戚继光杰出的抗倭功绩而专门修建的,队员们将在其中感受戚公的的爱国情、报国志和勤廉心,在行走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文:黄泺璋、卢浩 / 摄:陈贝尔、王晨璐 / 审:罗晨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7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