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庆学子三下乡感悟:红文化,红民心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陶师玉

6月30日,随着“三下乡”团队的脚步,我来到了河北的一处红色文化纪念馆,在这里留下了独属于我的红色记忆。在中国,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正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和共产党的崇高理想,不仅在过去的岁月中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如今也仍然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心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象征。它源远流长,凝聚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血与泪。红色文化以红色革命精神为内核,弘扬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它通过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等载体,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上,如今它正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文艺作品、电影、音乐等形式,红色文化传递着正能量,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红色文化也在教育体系中得到重视,通过学校的红色教育,年轻一代得以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坚定信仰,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然而,红色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存在差异,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亟待加强。同时,如何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让红色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历史之中有营养,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回望历史,细细品味陈旧历史事实背后的故事,别有一番韵味。

倘若用一句话来总结《伟大的中国革命》这本书,我能够想到的就是习近平主席对其的一段评价:用独特的视角鲜明而有力地勾勒了1800年到1985年间中国的政治风云和政治变迁。这句评价是极高的,但却是担得起的。此书作者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先生,他用他的一生来研究中国问题,用费正清的视角以一种不同于中国学家的看法表述中国革命;做了那个“应该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把19世纪的中国帝国,同1911年以后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以来的人民共和国联系在一起”的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党史教育学习工作,尤为重要。百年党史是一部部位艰险、攻坚克难的革命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史,是一部顽强拼搏、求真奋进的奋斗史。历史的一头连着光荣的过去,一头通向光辉的未来。百年史诗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美好新生活向我们迎面而来。我们要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传承百年党史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和前进动力,让理想信念更坚定,让精神生活更富足,做一名勇担使命、奋发进取的时代新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家庭等各方应当加强合作,创造更多宣传红色文化的平台和机会。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经历过那些年先生们无穷的探索只为寻一条真正可以拯救中国的道路。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场,先辈们一声声无畏的嘶吼为的就是现如今的太平盛世。我们不做亡国奴,不做资本主义的走狗,因为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党的知识,但每当我回顾这段艰辛的岁月,每一次我都热血澎湃,这条通往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重重阻挠,终于验证了无论是以前国家贫弱的时候要富起来的问题,还是现如今全球所面临的疫情挑战,可以说困难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共产党人就是有冲劲,有魄力,有解决困难的勇气!我们国家是为人民的国家,所以人民才能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我相信,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打倒我们,我们一定会实现共产主义,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我一定会奋斗终身!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充分感受到我党的强大是经过腥风血雨的考验与磨练,正因为我党的强大生命力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使得国家繁荣富强。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瑰宝,是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这一周来,如白驹过隙,本次“三下乡”固然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我坚信“三下乡”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让我们共同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红色文化的火炬在中国大地上燃烧,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点亮前行的道路!(通讯员 陶师玉)

图为实践人员手持《伟大的中国革命》书籍中国青年网通讯作者 陶师玉 摄

图为实践人员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拥国主义信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陶师玉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84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子深入乡村,探寻永顺红色文旅振兴之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子深入乡村,探寻永顺红色文旅振兴之路中国青年网湘西7月1日电(通讯员夏钊辉汤祖威陈珍)“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
“安工”三下乡-参观炎黄传文明
炎黄二帝巨塑背依山,面向黄河,融黄河,黄土,黄帝三者于一体,体现了与大地共生,恢宏磅礴的艺术效果。2023年6月22日起,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服务志愿团队听从号令,参观了黄河文化公园,感受了炎…
江西农业大学三下乡之展党日活动,宣安全教育——上高水稻科技小院调研团在行动
展党日活动,宣安全教育——上高水稻科技小院调研团在行动中国青年网江西7月1日电(通讯员李巧曾文凤杨威)“今天,是中国共产党102岁的生日,在此,我谨代表曾家村党支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水稻科技小院暑期…
走访调研青山老年公寓任务圆满完成——公寓附近采访活动的记录
(通讯员叶培毅2023-7-1)2023年7月1日14时30分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拾光实践队来到了黄石港区青山老年公寓进行走访调研活动,队伍分成了两大组,第一组队员在公寓里面进行走访,第二组队员在公寓附近…
安工学子三下乡:文化传承历史,遗产铸就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普及…
关爱老人,从东湖学子做起
本网讯(通讯员:张可)敬老院活动总结和心得体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对于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
桑梓情·雏鹰梦暑期实践团队顺利开展暑期第一课
2023年7月1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为徐州市丰县王沟镇小学带来了绘声绘色的第一课——认识基本电路。课堂开始,团队成员先把同学们分成四组,以团队竞赛得奖…
【三下乡】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会
【三下乡】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暨安全教育培训会(通讯员丁颖慧何中年)6月30日上午,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正心楼01阶梯教室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安工学子三下乡:文化历史永流传
中国青年网许昌7月1日电(通讯员田航菲)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体悟历史文化,安阳工学院“文化传承历史,遗产连续未来”文化艺术实践服务团队前往城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追溯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
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使命,为了解郑州铁路历史,以及近代工人为反对压迫勇于斗争的历史,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2023年7月1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扬铁路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