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鱼灯初识——侯咀鱼灯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韦语

本文讯(新传学院 韦语)2023年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守艺 创新”大学生非遗鱼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A组成员从学校出发前往无为候咀对无为侯咀鱼灯展开调研,侯咀——非遗鱼灯的发源地之一。

从早上7点30分到下午2点13分,整个行程历时六个多小时。经过驱车和步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段艰辛的旅程象征着非遗鱼灯传承的艰难与坚持。

(图:团队成员步行前往侯咀村)

在无为候咀,团队采访了候咀鱼灯传承人兼鱼灯会长——范文友先生。他讲述了鱼灯的发展过程以及自己与鱼灯的故事。

范会长讲述道:鱼灯起源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侯咀鱼灯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肢体表达和音乐表现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这亦是侯咀鱼灯得以流传的内在因素之一。

而鱼灯能够广泛流传也与无为地理环境有关:无为水域资源丰富,水域面积47.86万亩。境内水面广阔,江河溪流交错,主要有裕溪河、永安河、西河、花渡河等水系约260公里,水质优良,先民们以捕鱼为生。当风调雨顺时,鱼儿多且肥。人们将鱼灯作为一种寄托,寄托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待和渴望,寄托着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安康的向往。

(图:范会长展示“三黄”桂鱼)

鱼灯会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特殊年份也可以举行。无为侯咀鱼灯由一个“龙头”(龙灯)和八个“鱼身”(鱼灯)组成。“龙头”造型独特,画工精美。“龙头”有龙角、财神爷、观音菩萨等神仙。象征着人们从天上将各路神仙请下凡尘,保佑百姓生活平安幸福。其中八个“鱼身”两两一组相互映衬,称为头红、二绿、三黄和四黑,相对应的,头红是鲤鱼,二绿是鲫鱼,三黄是桂鱼,四黑是黑鱼。四组鱼灯各有其独特之处,八只小鱼上分别写着:“天、下、太、平、人、口、平、安”。蕴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组“鱼身”也各有寓意,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第四组鱼身叫做“四黑”,象征着多子多福、福寿绵延。

(图:“龙灯"上制作的各个祈福神仙)

鱼灯的每一次舞动都有它的规律,鱼灯会是一个大型活动,有自己专门的音乐和舞谱,也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治安人员。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手持小平安灯笼,参与鱼灯会的村民都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鱼灯的传承方式是:嫡长子传承制,传男不传女。舞鱼灯的师傅绕村庄舞动,舞到每个村民的家中,送来平安健康,幸福美满。给新婚夫妇送来子嗣,给老人送来安康幸福,给孩子送来学业有成。寄托着美好的希望和幸福的生活。

范会长谈及“开喉”时兴致最高。“开喉”是整个玩灯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祭祀鱼神来向上天祈求保佑天下苍生健健康康,幸福美满。“开喉”最重要的就是“顺”。一切都要顺顺利利,有条理,不慌乱。

范会长也坦言,在鱼发展过程中正在面临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鱼灯会三年举行一次,目前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村民们平均分配。范会长表明举办一次鱼灯会大约要4到5万元,且这还仅仅是在村子里进行鱼灯游行。如果要想让鱼灯走出去,需要宣传,需要构建平台,归根结底需要更多的资金帮扶。但目前为止资金问题还没有解决,这让范会长十分头疼。而“守艺 创新”实践团队此次调研的目的正是发现鱼灯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为鱼灯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范会长为团队写下的寄语:传承鱼灯)

针对范会长的叙述,团队A组成员也提出来几个问题:为了鱼灯的发展,嫡长子传承制能否被废除?范会长是否愿意将鱼灯制作工艺和方式向大众传达?是否愿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VR技术创意性传达?范会长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肯定回复。他认为,针对目前侯咀鱼灯发展面临的问题,他愿意将鱼灯制作工艺和鱼灯舞谱,鱼灯乐等向大众传播,也接受将鱼灯做成各种文创产品。但他特别提出了一点就是:坚决不能变的是鱼灯的彩绘工艺和比例大小。他认为,各地鱼灯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的彩绘工艺和形状大小的不同。侯咀鱼灯“野”就“野”在它的形体既不过于宽大,也不过于苗条,就如同真正的鱼儿一样,形态栩栩如生。

最后,范会长和团队A组成员和他相守半生的鱼灯合影留念。在思考良久后,范会长在团队寄语只中写下了四个字:传承鱼灯!这是对非遗鱼灯传承的呼吁和期许。

(图:范会长和团队成员及鱼灯合照留念)

通过此次采访,团队成员们更加了解了无为候咀鱼灯的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守艺 创新”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并支持非遗鱼灯的传承工作,为其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2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我院2022级本科生顺利完成动植物野外实习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5月30日到6月11日,我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茶学4个专业共342名本科生分为两批次,在湖北省广水市大贵寺林场顺利完成为期7天的野外实习。我院党委书记李刚、院长饶本强、副院长张…
薪火点民灯,幸福共相传
2023年7月3日,由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子组成的薪火乡传小队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了与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灯台村村委会成员交流和走访当地观察户活动,以调查当地的具体民生情况以及脱贫的…
关注质量谱新篇 红色教育记心间——记2023年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示范培训第14天学习
夏至已至,大雨滂沱,伴随着龙舟水而来的是2023年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示范培训班第14天的学习。今天上午全体学员接受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葛新斌教授题为《我国特殊教育质量测评探讨》的授课…
“红音如炬,向党而声”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前期准备会议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鼓励同学们通过组织宣讲、自媒体推广等方式,唱响时代的最强音,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开展生…
走访中药之乡,明晰文化之魂
中国青年网亳州市7月2日电(通讯员任梦婷汤倩)安徽省亳州市即华佗故里被称为中药之乡,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2023年6月27日至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亳州市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VR科技创新项目e…
寻城市记忆 诉百年变迁 追寻红色足迹——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双拥纪念馆
追寻红色足迹——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双拥纪念馆为继续加强“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增强对党的向心力,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6月22日寻城市记忆诉百年变迁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
怀材造漆,造福家园
在人们高质量的生活发展之下,对生活的舒适度需求也逐步增加。尤其是房屋的建设以及改造方面。油漆在此前一直是被大众所知的。但是他有着极强的危害性。这时水性漆便打破油漆市场,能够实现方便快捷,简单上…
红音如炬,向党而声”暑期实践团召开准备会议
2023年7月2日,由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组织的暑期实践团准备会议在学校5-204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动员和组织各位参与者,为即将到来的暑期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共同展现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大会开始,…
江农学子三下乡:山间乃是人家,乡村振兴乃是茶
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庐山云雾茶产业的发展现状,2023年7月1日,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庐山云雾茶产业调研队”在“东林雨露庐山云雾茶智造工厂”负责人郭青云先生的邀请下,共同前往企业茶园进行实地调研。该茶园位…
烈日之下进村户,感受灯台浓郁情
为了解灯台村村风民风以及当地居民对本村发展的实际看法,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薪火乡传队于7月3日上午对灯台村居民进行了一次以问卷访谈为主要形式的入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以良好的姿态,不畏炎炎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