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青衿志”社会实践队对茶园资历深厚的专家进行访谈,在此次活动中,调研组队员邱美雪主要对茶园专家在发展历程、有机生产模式、产业融合、助农扶贫、茶园面临的挑战几方面来对茶园专家进行采访。
2001年种茶、2004年贩茶、2006年进行更加专业的贩茶,开始是农夫种茶,茶园进行收购,之后扩大规模,大批收购茶农农田进行加工贩茶,这便是茶园发展的大致状况,采访员以茶园发展历程为切口,对茶园种植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茶园以制成“好茶中的好茶”为标准来约束自己,成为让全世界84亿人都能喝上的好茶。
关于茶园的有机生产模式,茶园专家也向大家介绍了以下几点模式运作方法,一是使用有机肥。这样生长出来的茶就是有机茶,如果使用化肥,不仅会使茶的口感下降,也会降低自己茶园茶叶制作的标准,无法制成“好茶”。二是不能打农药。茶园专家解释道,农药虽然可以起到一时的妨害作用,但它对茶叶的有害影响是比目前“利益”更大,坚持不用农药,人工进行悉心照料,才能长出更为优质的茶叶。三是不能用除草剂。如果大量使用除草剂,不仅会减少茶叶的产量,而且会使茶叶残留药物,使品控下降,不利于茶园发展。长久坚持,方能打造如今有机茶园的口碑。
“从没有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摸着石头过河,让茶园越做越强。”这便是茶园进行产业融合的初心,以茶园发展为基准,对现今旅游+产业的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并找到了茶园自己的发展方向,瞄准的是长期在城市里居住,不怎么接近自然环境的城市居民,让他们看看大自然,踏青采茶,参与制茶环节,感受农田乐趣与茶叶制作过程,让旅客游览别具一格的风景的同时去了解茶叶的文化,文旅结合,更有利于茶园的发展。
茶园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对扶农助农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如对茶农种植茶进行收购、租用民众工地支付租金等,为民众带来了一些可观的经济来源。“但助农最重要的是就业问题”茶园专家告诉采访员,茶园为在采茶和加工环节大量雇佣当地农民,其中不乏一些60岁以上的负劳动力和一些中老年妇女,在支持国家政策、助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能体现出茶园的人情味。
苦中带甜,那么发展茶园产业的“苦”究竟在哪里?茶园专家也对采访员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因为村庄面积受限,难以拓展茶园面积成了发展的最大挑战。”他还提到,因为设施较为老旧,面积不足,政府的扶持也没有满足发展的空缺,这些都是仍待解决的长久性问题。
上图为茶园风景图 唐伟俊 摄
“我这栋楼,可以往天上发展。”茶园专家在访谈活动尾声时说出了
他的雄心壮志,他相信茶园终将解决现有一切困难,向上发展。万丈
高楼平地起,实践队队员也会学习茶园发展的精神,勇往直前,克服
困难,为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4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