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作者:Thintime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牢牢把握“走进井冈山,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7月2日红船起航社会实践团踏入江西吉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学习并弘扬井冈山精神。

图为井冈山烈士陵园。通讯员林世祺供图

进入陵园的主大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几个烫金大字呈现在团队成员面前。经了解,这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向前探学的路途中,有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登上宽阔的台阶进入纪念堂内,团队首先步入瞻仰大厅,在这里,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群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花圈花篮。正面玻璃柜中存放着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一个个英雄烈士的名字,打开历史尘封已久的记忆,正式揭开团队的井冈精神探索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向死难烈士献花并鞠躬。通讯员 中国地质大学 潘智 供图

接着步入吊唁大厅,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名录。置身厅内,15744位烈士的名字,再现了烈士们众志成城,誓死捍卫国家的场景。每一位都有英勇传奇的故事,团队以观看厅内文字的方式追思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动身上楼去忠魂堂时,与同来井冈山探学的中国地质大学社会实践团相遇,两团队达成共协“一同感受这井冈精神!”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五位老红军的骨灰灵柩安放在这里,在解说员慷慨激昂的介绍下,团队仿佛与革命先烈跨时空对话“青山一旦埋忠骨,史册千秋注英名”。在陵园下,两团队拿出旗帜,那鲜血般的红色在阳光下诉说着不灭的信仰,在烈日下照耀下闪动着勇往直前的信念。

图为中国地质大学与河南工业大学共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讯员 邹存喆 供图

穿过井冈山碑林,团队来到了井冈山雕塑园,经了解这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去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继续向上攀登,终于抵达井冈山之巅——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烈士题写的。东面“红色割据”、西面“浴血罗霄”主题的浮雕分别展示井冈山当时面临的境遇,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红军以英勇非凡的毅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纪念碑前的母亲雕像,寓意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红船起航团队抵达追寻寻红色印记的最后一道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追溯红色印记,延续革命精神,岁月无疆,英雄不朽,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深刻学习领悟到革命前辈身上永不言弃,勇往直前的精神,深入了解井冈山英烈先辈的革命与建设历史,加强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团队成员们在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对历史进行宣讲与记录的同时,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意义。

图为红船启航团队成员在纪念碑下瞻仰烈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动物世界迷人眼,生态理念入童心

动物世界迷人眼,生态理念入童心为增进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开展动物世界课程。“你们认为海洋最……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理财知识扬商道,少儿奋进正当时

理财知识扬商道,少儿奋进正当时为助力乡村建设,让孩子们体会生活中的经济理财知识,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举办跳蚤市场活动。活动开始前,队员们……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实验出真知,激发孩子的实践精神

实验出真知,激发孩子的实践精神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开展科学课外拓展课程,与同学生们一起领略科学世界的奥妙。实践队队员根……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成语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成语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文化自信,积累文化素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开设了成语小故事课程,课程围绕……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了解历史人物,学习伟大精神

了解历史人物,学习伟大精神习近平曾说“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为加强学生们的历史见解为目标的指引下同时结合学生……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求学的姿态与历史人物对话

以求学的姿态与历史人物对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加强学生们的历史了解为目标的指引下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学辽阔地理,品万千世界

学辽阔地理,品万千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减小疫情封锁障碍,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扩宽同学们的地理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急救在身边,“花朵”向阳生

急救在身边,“花朵”向阳生近年来,急救的重要性渐渐深入人心,全国许多中小学生也积极开展急救技能教学,基础急救技能作为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技能,是每一个人都应熟练掌握的。错误的…… 飞跃鹰隼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湖南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迤逦崀山行,万古赤壁倾
大学生网报邵阳7月4日电(通讯员叶子豪邱慧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提升新宁崀山风景区的宣传知名度,帮助发展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6月28日,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暑期“三下乡”“学习二十大永远…
寻红色记忆,走井冈之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为筑牢…
支教乐章,奏响希望,传播文化
在进暑期支教队之前,我搜了一些关于支教的文章。文章里写了一些对支教目的地想法,有人说就是为了有一个“履历”;有人说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孩子们提供些帮助;也有人说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看了一…
寻红色事迹,筑青春之梦
寻红色事迹,筑青春之梦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历史转折点。当时,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严重的挫折和困难,…
学习水产技能,实践积累经验
本网讯(通讯员柳永琪)为了进一步学习了解水产专业,学习水产养殖的养殖技能,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实践的一名成员,柳永琪于2023年7月2号在淮南海大集团进行学习,进一步学习水产养殖技能。7月2…
品味文字之美,奠定书写基础
2023年7月4日星期二,台州学院教师教育(体育)学院党员爱心服务小队的成员来到了摆酒营社区进行课程教学。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文字的热情,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党员爱心服务小队的成员特地安排了书法课。老师以…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受中华文化,建模神医故里
7月4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亳州市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VR科技创新“项目e站”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建模工作。为了打造出品质更高的作品,上午,负责一二层建模的小组出发前往华佗市…
我院开启青春向心之旅
7月3日,安阳师范学院法学院烛光·青年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在黄笑天和张寒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阳市内黄县张龙乡田达村子园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支教生活。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与子园小学教师交流合影。习…
传甲骨文化,颂文明赞歌
“传甲骨文化,颂文明赞歌”宝鸡7月3日电(通讯员:孙宇航)2023年7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传统能言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探索甲骨文文化。实践小队成员主要前往了素有“甲骨文之乡”之称的陕西省岐山县,并参观…
非遗传承在路上,先锋启程去远航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