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故事(二)——冼星海
///著名音乐家故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
上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者——聂耳先生,以及他在那个年代所创造的伟大成就,感受到了著名音乐人带给人们的力量,带给人们的感动。
那么本期专栏,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被人们敬仰、爱戴,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深受人们的他的浓厚的时代气息,提振了整个民族的精气神!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著名音乐人冼星海的人生,了解他的成长历程,学习他的爱国情怀。
从人民中来
为时代而歌
音乐启蒙
让我们回到100多年以前,在1905年6月13日这个夏夜,冼星海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此时,他的母亲望着怀着中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满眼只有星辰和大海的浩瀚。为了纪念6个月前葬身大海的丈夫,这一位母亲给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取名星海。
1911年,此时只有六岁大的冼星海跟随母亲远赴新加坡,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省吃俭用,最后他们抵达了新加坡,在异国他乡开启了新的生活。在这里,虽然生活还是很艰难,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常常会为了吃饱穿暖而发愁。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冼星海的母亲仍然努力工作,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当地的养正学堂进行学习。
他在养正学堂学习的这段时光里,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帮他打开了通往音乐的大门。在学校中,区健夫老师首先看中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把他选进学校军乐团,让他开始接触乐器与音乐训练。
也就是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一生的音乐之路。
“我想要一张饭票”
求学之路
1918年,母子二人费尽周折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学习小提琴。至此,冼星海正式开始了音乐课程的学习。
在岭南大学的这段时间里,他努力学习,后来成为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而他的才华也被周围的人所欣赏,就连培正中学也让他担任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冼星海为了补贴家用,他会每天早早地来到街头巷尾,卖几个钟头的书籍、纸笔等物品,就为了给母亲减轻一点负担,为了维持自己学费和伙食费,他还选择了加入了当地的一个民间乐队。这些经历都让他的心智与毅力得到了磨练,为日后的创作奋斗,打下了人生的基石。
1926年-1927年,冼星海先后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与国立音乐学院。在这里,他师从著名的作曲家萧友梅以及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并攻读理论作曲,学习小提琴、钢琴的多种乐器。与此同时,生活节俭,学习认真,训练刻苦的冼星海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与帮助。在生活上,萧友梅专门安排他抄谱、当馆员,为他补生活费,在平日的学习当中,他的老师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倾囊相授。慢慢成长的冼星海在学习音乐的这一路上感受到了许多的温暖,正是这样一份关怀与他人的帮助,让他在日后出国深造追逐音乐梦想的时候,也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在这一年的冬天,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他选择到异国他乡求学,渠道当时世界的音乐与艺术中心,无数人心中的神圣殿堂——-巴黎,去到那里继续延续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驶向巴黎的渡轮上,他靠朋友的接济得到了一份在渡轮上做苦工的差事,就这样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冼星海终于在1930年的春天抵达法国,来到了他心中的音乐圣地,完成赴巴黎修习音乐的心愿。
在法国学习生活的5年时间里,冼星海深入学习了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丰富了自己的音乐修养,开阔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抗日救亡
都说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冼星海在巴黎这几年的求学生活,让他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国家正处在十分危急的状态,也为他日后献身与革命事业埋下了伏笔。
1935年夏,报纸上的讯息,让他了解到在远方故土的故土上,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人民和国家饱受外族的侵略。为此,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投入抗日救亡的事业中。
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在这里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正因如此他选择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投入抗战歌曲创造和救亡音乐活动,创造了大量的群众歌曲。
随后他和妻子将住所搬至延安,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这个革命圣地上,冼星海继续钻研音乐,但他同时也延安的红色文化所深深感染。
在政治上,他追求进步,并于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39年,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也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从此,祖国的大江南北都响起了《黄河大合唱》的声音,在前线,在部队,在全国各地激励着中华的儿女抵御外族侵略!
1939年的5月11日,在延安的一场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在延安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艺术创作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这也恰恰是他周围革命环境影响的结果。
冼星海把音乐当成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了他们。
▲
文字编辑|曹伟俊
美工排版|郭爱英
文章审核|何嘉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0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