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银发熠熠仍生辉,乡村振兴开新篇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顾颖韵 杨艺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增加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握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的新时代特征,奋勇拼搏,担当作为,用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前进道路的指引,凝聚银发力量,实践“积极老龄化”,扎实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银发生辉,赋能添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响应号召,于6月21日前往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

万事谋为先,在前往祁巷之前,团队成员们就本次实践主题展开讨论与研究,明确本次实践的目的及意义,结合实践地点祁巷村的特色,积极运用创新理念,探寻将银龄群体这一乡村根基融入到乡村建设与振兴中来的新型方法,制订了本次实践的相关计划,致力于在提升银龄人群身体素质、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实践的第一步便是深入银龄群体,了解真实所需。团队采用了问卷调查与采访调查的方式,通过零距离与祁巷的爷爷奶奶们的进行交流接触,以老年娱乐活动现状、现代化适应状况及涉及老年群体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切入口,关注银龄群体当下所面临的困扰,为更加精准地服务乡村老年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过程中我们真切体会到了岁月给予老一辈人的智慧和坚韧,也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家乡的情深厚意。两位退休老教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开着智能轮椅的教师奶奶与我们不期而遇,虽然身体有恙但笑颜满面,奶奶的笑容展现着祁巷人的爽朗与乐观,她耐心地聆听并回答着我们的问题,热情地向我们展现她眼里的祁巷变化,作为积极融入现代化科技的银龄人之一,奶奶远去的背影和美丽祁巷融为一体,让我们坚信乡村发展必定离不开老年队伍与智慧生活的贴近;老教师爷爷在实事求是地接受我们的采访后对当下乡村建设和银龄关怀工作提出中肯的建议,并寄予我们极大的期望,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的我们要不忘党和国家的栽培之恩,牢记初心与使命,多贴近社会,扎根实践。

当下乡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满足乡村银龄群体切实需求以及融入乡村振兴和职能科技大流还存在许多困难之处,究其原因在于乡村老年人平均文化程度较低,难以跟上现代步伐,难以在当下振兴笔伐中找到存在感,提高老年人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因此,团队以老年教育为重要突破口,结合祁巷本地特色文化开展“银龄学子,乐返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以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切实加强银龄群体的人文内涵、精神娱乐、能力提升建设为重难点,通过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的“智能助老,乐享生活”、“玩转抖音,记录美好”、“笔墨飘香,温润夕阳”、“讲好普通话,同筑祁巷村”、“‘英’你精彩,‘语’你进步”、“互学互助,歌唱美好”等环节,向祁巷的银龄学子们传授迎合当下祁巷经济与科技发展所需的简单语言知识、智能生活技能与当代文化认知,让科技发展成果也能惠及老年人,帮助他们融入智慧社会,更加贴近时代,进一步体会到生活的幸福感,以激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动力,引领银龄人群发挥他们的价值切身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在乡村振兴之中寻找属于他们的新的社会角色,为建设美好的乡村贡献独特力量。各个环节都得到银龄学子们的积极参与,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银龄群体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有着他们独到的优势,如何挖掘此优势、结合乡村资源与发展前景来帮助银龄群体发挥余热,实现再社会化,也能够在乡村振兴的主角中占有一席,便是我们团队的重要课题。团队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将银龄群体在传播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有利于乡村振兴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智慧与他们所不擅长的领域结合起来,坚持立足乡村实际,勤动脑、多思考,以创新引领发展。同时,银龄群体作为乡村坚定的守望者,他们的生命体验已然与乡村发展融为一体,与乡村共荣辱,因而我们此次致力于提升老年人收获感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活动也取得了祁巷村爷爷奶奶们不错的反响。

我们的银龄关怀,乡村振兴之路远不止于此,道阻且长,还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与基本要求,结合乡村具体实际,努力把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知识转化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真挚情怀,从银发群体实际需求入手,竭尽全力为乡村办实事、办好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03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创新语文课堂,品析语文之美(朝花夕拾队)

文以筑梦青春,学当躬身实践。又是一年三下乡,秉承着“趣味教学”的理念,怀揣着“教学相长”的初心,2023年8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五里界青少年中心带来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心灵手巧,手下生花(朝花夕拾队)

折纸是一项非常好玩又具有挑战的活动,它起源于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技艺。如今折纸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小时候孩子们就接触过许多的折纸,如纸飞机、宝船、千纸……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声,歌以咏志(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寄情于声,歌以咏志,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追溯汉字起源,品味神奇演变(朝花夕拾队)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追溯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神奇的演变过程,2023年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笔,绘以抒情(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秦思雨)志愿者老师们的世界是由五彩缤纷的颜色组成,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受色彩,2023年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讲诚信,守道德(朝花夕拾队)

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诚信是交朋友的前提,只有拥有诚实、真实的态度,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友谊。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诚信是一种品德和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2023年7月26日……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美丽色彩世界,感悟艺术多彩魅力(朝花夕拾队)

人们常说:色彩是生活中最普遍的元素,从单调的黑白到斑斓的彩虹,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人们睁开双眼,阳光洒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色彩,无处不在,它给人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外国语学院教师在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河南赛区大学英语视听说组和大学英语综合组决赛落下帷幕,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郝纯、高少霞分别荣获两项赛事的二等奖。本届大赛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教学会外语教…
江二师学子三下乡:寻访追忆峥嵘路,铭记历史铸辉煌
为深入学习党史,追忆党的革命历程,传承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7月1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进行了参观。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
做科普小实验,悟科普小心得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盛夏‘童’行”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深刻地影响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培养具有科学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是国家战略,也是时代赋予大学、中学、小学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为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实践…
【西交大城院学子三下乡】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为增强小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普及紧急救护知识,提高学生互助能力,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3日开展了“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主题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雷佳敏同学代表西安交通…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进社区,环境整治迎“七一”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6月28日电(通讯员薛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街道邻里,寻常生活,为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与提高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二师学子三下乡:认识微笑精灵,加意长江生态
余亚飞先生这样描述江豚:“江豚跃浪亮晶晶,远古游来淡水鲸。物种濒危须保护,它和人类是良朋。”没错,江豚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微笑精灵,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朋友,它们也是长江流域一抹靓丽的风景。但是由于…
吉首大学“数时代”:绘出色彩,舞跃山区
吉首大学“数时代”:绘出色彩,舞跃山区本网讯(通讯员刘瑶)为贯彻和落实“三下乡”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乡村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乡村孩子们带来关爱和温暖,2023年7月4日,吉首大学“数时代…
点点萤火微光,点亮前进方向
导语:2023年6月28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春在行动小队”在常州烈士纪念观进行学习。首先,刚踏入烈士陵园的时候,就能看到烈士就义的群雕。烈士们团结在一起,坚定的目光看着远方。石雕的生动形象地刻…
安工学子三下乡:用党史滋润童心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的一首壮丽的歌曲,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疾风知劲草,锤练铸精品
疾风知劲草,锤练铸精品——萤火虫实践队第四天暑调活动圆满结束(通讯员毛雯雅2023-7-4)日月琢磨为笔,苍茫间书写永恒的篇章,为了明日正式开班仪式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教育班会的顺利开展。14时,萤火虫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