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科创驻心底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夏至’成蹊”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自制潜水艇”科学实验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构建广泛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新局面,提高青少年科普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2023年7月4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夏至’成蹊”志愿者服务队来到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两江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课堂。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探究、动手制作以及实验反思四个步骤,以“潜水艇制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动手实验。本次课堂由志愿者黄彤主讲,志愿者石楚鑫、王乙妃协助。
原理讲解释疑惑,实验演示明过程。在科学课程探索的过程中,志愿者黄彤利用塑料瓶进行演示,辅之生动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在动态演示中了解到水舱水量会影响潜水艇在水中的状态。学生们认真记录实验原理,绘制了潜水艇的原理图。
自主动手齐探索,互帮互助同欢乐。课堂的后半程,学生们投入到潜水艇的制作实践中。该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能力在操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志愿者们也全程巡视,为学生们排忧解惑、突破实验难点,引导所有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潜水艇”制作与上浮下潜的科学实验。
联系现实增自信,大国重器铸国魂。清晰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验原理、生动的动手操作让两江小学的孩子们乐在其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魅力。在课堂的最后,志愿者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潜水艇,让学生们在学习科技的同时,感受到大国重器的魅力,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国防事业的了解,让其坚定“学而报国”的信念。
本次“三下乡”送教活动开展具有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的科普课堂,增设互动思考环节,丰富课堂形式,联系生活现象,将科学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实践,为提高科学素养,厚植科学情怀开创崭新途径,为国家科学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添薪续火。
记者:罗文豪
摄影:杨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0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