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夏至’成蹊”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自制潜水艇”科学实验
科普作为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建设人才第一资源的社会基础,推动了科技的创造、传播、扩散、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全面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能。为推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科学普及教育,推动形成校园化科普工作格局,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夏至’成蹊”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4日上午9:00走进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两江小学开展“自制潜水艇”科学实验。本次课堂由志愿者黄彤主讲,志愿者石楚鑫、王乙妃协助。
海洋,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角斗场。“下五洋捉鳖”的深海潜水艇正是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小朋友们了解过深海潜水艇吗?”、“潜水艇的浮沉是受到了绳子牵引吗?”志愿者黄彤以问题导引课堂,启发同学们思考探究科学原理。
在学生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下,志愿者黄彤以动画片《海底小纵队》引入课题——《自制潜水艇》。在“浮潜魔术”的演示中,潜水艇跟随着黄老师的指令上下浮动,引起同学们阵阵惊叹。接着,黄老师创设生活情境,给同学们提出“制作潜艇,展开救援”的课堂任务。
理论为实践赋予活力,实践检验修正理论。基于模型演示和基础原理讲解,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和既定步骤,设计自己的“水下方舟”。制作之初,同学们陷入难以统一理论与实践、难以控制潜艇沉浮的困境,但在志愿者的帮助和不断尝试下,同学们校正操作,优化设计,最终成功制作出自己的“水下方舟”。一艘艘潜艇在水中浮沉变化,同学们也被这神奇的“浮潜魔术”心神相牵,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在一沉一浮的实现中得到充分发展。
制作完成后,黄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揭开了潜水艇沉浮的奥秘——潜水艇的浮沉是物体的重量和浮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潜水艇依托浮力,通过压缩空气、调节水舱水量来控制自身重力从而实现上浮下潜。原理的揭秘让同学们豁然开朗,体会到如启天光的科学魅力。
课堂结尾,黄老师进行了拓展延伸——潜水艇的发明是受到了鱼利用体内鱼鳔来控制沉浮这一生物现象的启发。这一仿生技术与科技发明融会贯通的生动案例启发同学们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秘。
本次课程以大国重器为启,带领同学们共同探索水下潜艇的奥秘。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实际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以师生问答为线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讲授演示、动手操作为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使学生的动态思维和科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激活和展示,让学生在体会科学乐趣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
(志愿者与学生合影)
本次“三下乡”科普送教活动融科普、创新、教育于一体,创设主动学习环境,增设互动探究环节,建立起“主动参与、乐于交流、合作探究”的创新课堂,旨在搭建城乡桥梁,为彭水儿童带去科学知识、传播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和以实践为导向的科学探究精神。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在永远跟党走的伟大事业中建起一面旗,不断激励踏上三尺讲台的志愿者们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在乡村科学教育振兴的最前沿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助力志愿精神与科普教育并驾齐驱,为提高科学素养、厚植科学情怀开辟崭新途径,为国家科学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添薪续火!
记者:陈曦、黎雨杉
摄影:黄彤、杨千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1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