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行动,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7月3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暑期三下乡“智慧‘融’发展,青春‘柱’梦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到石柱县马武镇前锋村,走进冷水养殖场,访问当地养殖场负责人白清华,进一步了解冷水鱼的培养、养殖、管理、销售模式。
马武镇作为石柱县边陲重镇,拥有优质的高山泉水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目前冷水鱼养殖已成为了马武的一大亮点,这是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范例。
山间多清泉好养冷水鱼
据养殖场负责人白清华口述,几百年来,一条地下暗河不断涌出泉水,汇聚成一口池塘。即便是三伏天,水也是凉丝丝的。当地村民引水灌溉农田,又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起了冷水鱼。
冷水鱼是公认的优质名贵鱼类,包括三文鱼、虹鳟、鲟鱼、裂鳆鱼等。它们一般生长在冰冷而纯净的水域里,水温处于15℃恒温状态下,流域内没有工矿企业建设,自然环境没有遭到破坏和污染,因此被认为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走进马武镇冷水鱼养殖场,只见一个个鱼池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眼前,一条条长相怪异的鱼在池子里扑腾,身形像鳄鱼,鱼头尖尖的,背上还有凹凸的坚硬骨板。成群的中华鲟在流水池内欢快地游动,养殖场的工人走在养殖池间纵横交错的水泥埂上,一勺一勺地过滤掉水里的杂质。他们说,冷水鱼对水质要求很高,两三天就要清洗一次水池。
“靠水”展特色 “吃水”推经济
在走访调研的实践中,促进团队员了解到近几年石柱县马武镇的产业发展。石柱县马武镇依托当地生态优势,大力培育本土微小型民营企业,通过养殖高山冷水鱼,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让冷水鱼变身山区“热经济”。
据了解,冷水鱼养殖场2013年投产,总占地面积48.5亩,养殖面积10400平米,建有分隔养鱼池73个,以养殖中华鲟为主,每年产出100万斤。新鲜中华鲟销售至石柱县城、彭水、黔江乃至周边省市,同时运送至四川雅安加工厂,制作成鱼子酱销售至国内外。周边农户以土地流转方式分红,初始价500元每亩一年,每两年增加50元,目前已增至750元/亩/年,且带动37名当地农户务工。去年10月,县委书记到养殖场实地考察,体现了石柱政府对冷水鱼养殖产业十分重视。
产教融发展 笃学而行志
此外,在石柱县马武镇前锋村冷水鱼场走访调研的同时,为扩大冷水鱼养殖场产业知名度,促进团队员结合自身专业所学,通过视频拍摄等宣传形式,提高石柱马武镇的冷水鱼知名度。
此次调研,促进团队员实地感受冷水鱼养殖场的规模以及养殖的方式,近距离的领略到马武镇的山美、水美、人美。至此,智慧“融”发展,青春“柱”梦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养殖场行圆满结束,今后,促进团队员将带着这一份美好,传递更多乡村特色。青春“乡”约,为梦而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2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