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数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根据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老年人数目逾越3亿人。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时代。面对全球性的老龄化热潮,不少国家也迎来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巨大压力。中国各地区兴办了养老院,根据资料显示,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等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
为更加了解敬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老人的生活态度,给老人带去关爱,带去温暖和祝福,7.1日安徽工业大学赴安庆实践队去往枞阳县枞阳镇中心敬老院探望老人。来到这我看见了最真实的敬老院,这里给我的感觉是平静、安宁的。他们的桌子上大多摆放装药的瓶瓶罐罐,行动不便的老人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和煦的阳光下,他们三三两两的聊天或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楼梯走廊都安装上了扶手方便老人们行动,护工们也会牵着老人们的手扶着他们的肩带领他们一起锻炼。我和队友们为老人们带来了一些水果零食。礼物虽小,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孩子的渴望,虽然他们在敬老院得到了较好的照料,但是缺少了儿女承欢膝下的辛福感。聊天过后,我和队友一起打扫了卫生,帮老人们修剪指甲。也许是许久没见到新面孔,他们在看到我们来时眼里都闪放出异样的光芒。当给老人们看我们合照时,照片里外的他们都笑得很灿烂。在这个经历过大半生风雨的年纪,我们依然能通过照片看到他们年轻时刻的个性和荣光,照片的定格,是给予自己的岁月答卷,留予世间生命的触动,我想这应该就是陪伴的力量,也是此次爱心志愿服务的意义吧。
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善良的爷爷奶奶,他们拉着我细细述说着家常,比如他养育了几个子女,他们过节会来看他,好久没见有多么想念自己可爱的孙子和孙女,也有他们旧时的一些经历,以及作为过来人对我们年轻人的忠告。在这里有一位奶奶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尽管九十多岁高龄,但行动仍旧敏捷。她有一颗很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我聊到她年轻时买豆腐遇到日本人,那时候又怕又要养家糊口,九十岁的老人依旧能清晰的和我复述《还珠格格》及一些经典影视情节,她说这一生见过不少大风大浪,老伴走得早,子女也相继离世,知道自己是高寿,这一生无病无疾,大哭一场来到这个世界上,希望走时能留给这个世界一片安静,我记得她微微笑着说这句话,仿佛怀着对生命的一种崇高敬意,我默默流下了眼泪。离开敬老院后我在想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不愁吃不愁穿,不缺人照顾,空间总是干干净净,服务设施也都很齐全,但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的时间,他们的那份孤独,沉重的却不可计算。我曾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幼儿园的门口人山人海,敬老院的门口空无一人,一个向里看,一个向外看。而他们看的都是自己的孩子”。爱能够穿过岁月将心连在一起,只要有人间温情,无论年龄大小,不论关系的亲疏。我们可以用温暖拂去一些不为人知的冷漠,小小的善良之心,哪怕微小,但也足够为他人带去我们独有的温暖力量,然后汇聚成爱的不尽长流。这次的实践过后,我希望多给老人一些耐心和陪伴。关爱老人不是只有付出金钱,不要吝啬我们的言语、握手、拥抱。其实他们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有人能陪他们聊聊天,多一些倾听和关爱,他们便不再觉得孤独,也可以让他们感到温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城市化的大量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城市,也有不少孩子在爷爷奶奶的牵引下度过了童年,但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也会因学习或者工作调动,面临着前往不同的地方,离开老人的现实问题。敬老院成了不少人的选择,在这里老人们尽可能的得到了照顾。可望眼周边,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工地上,菜市场,路边小摊,炎炎夏日或是腊月寒冬七八十岁的老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挣钱。我想我们也应该把目光投向这些辛勤的老人们。社会当中关爱老人应蔚然成风,吹起关爱的号角。毛主席说过:“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终究是你们的”。“百善孝为先”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好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探索世界,关注民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终有一天,你我都会老去,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关爱老人,让爱走的更远。(通讯员 徐馨)
图为队员所实践的敬老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美琪摄
图为敬老院奶奶们在聊天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美琪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