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了,蔡爷爷走进门,拿出了一卷还未装裱的剪纸铺了开来,剪纸图案各异,看着这富有生命力的剪纸,蔡爷爷不经回想起了年少时对剪纸的热爱。
“因为我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剪纸很感兴趣,就跟着我妈妈学习剪纸”蔡爷爷回想着,翻开剪纸,爷爷为我们介绍剪纸图案里具体元素的象征意义。“最难的就是这个鱼鳞,需要用到刀去刻,才能把它体现出来”爷爷看着“年年有余”的剪纸为我们介绍道。“因为高中学习任务变多了,我就放弃了这个爱好”,爷爷回忆着说。“这个剪纸分为南方剪纸和北方剪纸,长江以南也就是南方剪纸,线条细,长江以北也就是北方剪纸,线条粗”爷爷为我们介绍剪纸的南北方区别,随后,爷爷拿出来刀刻剪纸所必备的工具——蜡盘和刀片,蜡盘上有许多小刀口,仿佛在体现爷爷对于剪纸的热爱。“我剪纸的这个爱好保持了18年一直到现在,我现在还阅读一些剪纸的书籍”爷爷翻开了《剪纸手工》这本书,书里还夹着爷爷还未装裱的剪纸。
“我的弟弟是襄阳非遗文化剪纸的传承人,现在还在申报国家剪纸传承人,现在的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弄剪纸这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爷爷感叹道。如今,非遗文化非常缺乏传承人。采访结束后,爷爷向我们建议,“你们年轻人不妨去试着接触那些传统的手工艺,说不定就感兴趣了”。我们会铭记爷爷的意见,在以后的生活中勇做新时代青年,积极地去传承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