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形成于山东省即墨市西部大沽河流域,在山东半岛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系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早期没有曲谱,使用“溜腔”演唱,后即以同音的“柳”字代替“溜”,称为“柳腔”。
为了进一步唤醒柳腔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探柳寻腔实践队于6月27日在即墨艺术中心与即墨双塔村民俗文化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在此次考察中,实践队员采访了柳腔技艺的传承人韩梦。

据韩梦所说,柳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后,柳腔艺术全面提高和拓展,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出现代剧目,而且还能演出武戏。其传播地域也不断扩大,不仅在胶东半岛,而且还到了河北、江苏、东北地区,为更广泛的观众所了解和喜欢。
柳腔的形成,对江苏、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境内梆子系统地方戏的产生传播和支派的繁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同时,即墨柳腔艺术中心馆长与柳腔剧团团长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柳腔现代戏的彩排过程。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充分了解到了柳腔的文化特征,如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同时,善于运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增强了感染力。同时,实践队员充分认识到柳腔文化在中国戏曲文化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的不可或缺的位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浸式语境,从词汇辨析到篇章解读,逻辑如经纬交织。板书设计……
郑楚凡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邀请我院考研成绩优异的……
刘政浩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基层,4月23日19:00,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1-212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
常晴晴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会议。本次会议由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范芳芳主持,教研室全体……
李心烁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史,传承红色基因,4月15日-22日,外国语学院三支部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党日活动,通过系列学习与交流研讨,引导党员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奋进力……
李艺洋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求职观念,有效提升求职竞争力,夯实求职基础,开启职业发展良好开端。4月23日晚7时至8时,外国语学院于学院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简历制作与面试有道》求职技巧公开课。此……
李雨欣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4月9日下午,商务英语教研室在语音室9召开了主题为“师者如光、微以至远”师德师风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裴雅娟老师分享主持,教研室全体无课教师……
窦天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查看全文 >>
2025年4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二语音室3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基于认证标准、梳理重点问题、聚焦持续改进”的专题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志超副教授担……
余景珂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