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形成于山东省即墨市西部大沽河流域,在山东半岛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系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早期没有曲谱,使用“溜腔”演唱,后即以同音的“柳”字代替“溜”,称为“柳腔”。
为了进一步唤醒柳腔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探柳寻腔实践队于6月27日在即墨艺术中心与即墨双塔村民俗文化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在此次考察中,实践队员采访了柳腔技艺的传承人韩梦。
据韩梦所说,柳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后,柳腔艺术全面提高和拓展,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出现代剧目,而且还能演出武戏。其传播地域也不断扩大,不仅在胶东半岛,而且还到了河北、江苏、东北地区,为更广泛的观众所了解和喜欢。
柳腔的形成,对江苏、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境内梆子系统地方戏的产生传播和支派的繁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同时,即墨柳腔艺术中心馆长与柳腔剧团团长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柳腔现代戏的彩排过程。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充分了解到了柳腔的文化特征,如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同时,善于运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增强了感染力。同时,实践队员充分认识到柳腔文化在中国戏曲文化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的不可或缺的位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