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种桑养蚕修水县蚕桑产业调研团 作者:陆宇恒 黄延浩 毛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养蚕种桑修水蚕桑产业调研团7月3日来到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调查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两委”班子乘乡村振兴之势,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黄溪村从一个贫困村、上访村、“后进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大村、经济强村、美丽乡村,率先推出“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份机制,创办5个合作社、2个村级企业,每年固定获得收入达150万元以上,年创收近300万元。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引进江西省蚕种厂在村建立全省唯一一个制种基地,现种植有高产优质桑园800余亩,建设有小蚕工厂、大蚕工厂、蚕丝被厂,在抖音平台、淘宝平台等开办销售网店,构建了“从一片叶子到一床被子”的完整产业链。

正是取得了优秀成果黄溪村便更加清楚自己发展面临的问题——人才问题。黄溪村书记介绍:“黄溪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人才,村里的大学生都想在外面发展不想回来,我们村里拿着钱去外面引进人才、技术人员他们也不愿意来。”“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小孩,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外面了,我们这一辈人老了干不动了,村里的产业都没人来传承。”不止黄溪村放眼全国乡村振兴进程中,也存在着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

我们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学习能力,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田间地头,推动乡村事业创新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可以返乡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政府可以通过一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进一步加强选调生工作,鼓励各地多渠道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我们要注重发掘本土人才、引进外来人才、留住已有人才,制定保障性、支持性、促进性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乡村振兴献智献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共同谱写百姓福、生态美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7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郑财学子三下乡|弘扬中原文化、找寻中原文化金融元素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在形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脉发挥着重要作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在中原腹地…
以墙绘书理想,以实践成未来
以墙绘书理想,以实践成未来2023年7月4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部分志愿者前往徐家镇中心小学开展墙绘活动。在本次墙绘活动中,志愿者们利用自身所学…
课堂学习逐梦,支教助力振兴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乡村地区的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为了响应“青年下基层”的号召,湖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队一分队于7月5日在黄石市阳新县正式开始了支教授课。支教队员们根据课程表认…
知识拨开风浪,烛光照亮未来
知识拨开风浪,烛光照亮未来——“烛光·青年”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稳中有序开展支教活动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盛夏总是与炙热惺惺相惜,没有火热太阳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宜人·宜地·宜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寻访熊雄故居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把赣南乃至中国大地的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7月2日下午,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宜人·宜地·宜情…
岭师学子三下乡: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良姜生长
7月3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姜花”社会实践队来到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在龙塘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良姜种植田,实地考察良姜的种植、收获情况。出发前,龙塘镇党委委员余小霞、团委书记杨碧惠与…
支教帮扶践初心,青年接力献爱心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精神,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支教、支边服务,将青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今年暑期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投身支教项目,前往黄石市阳…
葵花之光 支教之力
自2023年7月1日来,我已经在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张畈村作为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的一员进行支教5天了。在开始支教的这几天里,我深入了解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学校设施简陋,教学条件…
山东理工大学“麦田助教”实践团对淄博当地积家村“乡村文化”展开调研
山东省淄博市积家村作为政策领导下众多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乡村,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山东理工大学“麦田助教”实践团成员们于7月5日参观了村中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了积家村的历史沿革…
魅力非遗——柳腔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柳腔能被更多人了解、更好地传承下去,曲阜师范大学“探柳寻腔”实践队于6月26日前往即墨在双塔村民俗文化馆和即墨柳腔艺术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地感受柳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