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湘大赴韶灌、塘田三下乡调研团队调研活动进行至第三站:韶山市银田镇、湘潭市楠竹山镇。
一早,调研团队搭乘公交车到达楠竹山镇。楠竹山镇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依托江南机械厂而建,镇内居民多是厂内员工及家属,许多居民都来自省内外其它地区,对当地的生活有着独特的感受。调研团队来到江南公园,分组对本地的居民进行了采访。
团队成员对周边一名商户进行了采访,该商户认为,韶山灌区是湘潭地区一项伟大的工程,自己对于韶山灌区的了解并不十分充分,但儿时常听老一辈说起韶山灌区的建设故事,使他印象深刻;
对一位曾担任机械厂管理职位的老人的采访中,老人说起韶山灌区仅用时十个月便建成的惊人成绩,当时群众参与灌区建设的积极性、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感触颇深。作为居民,他也感受到灌区的建成为周边的环境改善起到的巨大的作用,灌区工程为当地人带来了充足的水资源与亮丽的景色。
正值盛夏,江南公园植被茂密,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避暑纳凉、参与社区活动的好去处。调研团成员与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交流,他们热情地为小组成员讲述了灌区建成以来,当地人民生活的变化。居民们说,虽然当地原有一条天然河流,但因环境问题和气候原因,其河水水质、水量不稳定,无法满足生活需求,而韶山灌区的渠道是当地充足、清澈的水源,为他们的用水提供保障。
公园内的居民中,一位穿着时髦、热情开朗的阿姨引起了调研团的注意。与阿姨的交流中,调研团成员们得知她是当地有名的“网红”,常常在韶山灌区的各渠道周围,以灌区优美的环境为背景拍摄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不少的关注与好评。
在楠竹山镇的调研活动中,当地居民的热情与健谈给调研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倾情分享的自己当年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当地居民与韶山灌区的故事,使各成员都产生了很深的感悟。
顶着烈日当头,调研团队继续前往“韶山银河”渡槽所在的韶山市银田镇。乘车来到银田镇口,便能看见这座著名的渡槽自山体中延伸而出,凌空横穿路面的景象,“车从水下过,水自头顶流”,站在其下,仿佛能听到来自头顶奔流渠水回荡的激流。拾级而上,调研团来到韶山灌区陈列馆门前,周围绿树环绕,郁郁青青。轻快的水流顺着渡槽缓缓流淌,将日光泛出点点光斑。水流与树影的合作,使此处有着夏日不可多得的凉爽。
调研团队走进陈列馆进行参观,迈进主馆大厅,一幅大型浮雕夺人眼球,浮雕中栩栩如生,展现了韶山灌区建设时热火朝天的景象。展厅以线性叙事的视角,从“热血沸腾铸银河”的盛大启程,到“碧水长流润湘中”的硕果累累,绵延至“科学管理护银河”展现韶灌人对韶灌效益的不断发挥,再有“韶灌精神永相传”讲述代代韶灌人的倾情付出,主馆的四个部分为我们绘制了韶山灌区工程的史诗画卷。通过一张张留驻岁月光影的旧照,通过文字的描摹还原,团队成员深深地为韶山灌区工程工程的雄奇壮阔所震撼,为工程背后十万多群众的血汗投入而动容。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团还参观了陈列馆多功能厅。展厅运用实景沙盘模型、3D影院等科技设备。多角度的展现了韶山灌区修建的时代精神和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这些视听资料,团队成员们感慨良多,既为工程中出力的每一位劳动群众的无私奉献而深受触动,也为未来的蓝图而憧憬期待。
随后,调研团队还对陈列馆年轻的讲解员开展访谈。讲解员表示,韶山灌区陈列馆是韶山精神重要的宣传窗口,日常会接待党建、研学等活动,近期也承办了“小小讲解员”活动,提供了场地支持。团队成员还得知,由于韶山灌区历史已久,许多资料已经流失民间,许多建设故事没有得到记录。但陈列馆的工作人员们仍在孜孜不倦地继续搜寻散落民间的韶山灌区历史资料。
当问及“韶二代”的情况时,讲解员告诉调研团,在韶山灌区的各个岗位上,确有不少“韶二代”正追随自己曾参与灌区建设的长辈们的脚步,赓续韶灌精神,继续在韶山灌区工作,谱写自己的新时代灌区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4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