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浙大的学生啊,没有来过我们这种山区农村哇,来乡下做实践好!我们也高兴。”8月3日,站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金河村的赤日下,皮肤黝黑,笑意盈盈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刘佑国热情地接待了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公益先锋训练营四川分队成员。
山路奔驰,管中窥豹
行车驰过蜿蜒的山路,一览无余的是密布梯坎的山地。在灼日下龟裂的土地,零星分布的村房,沿路爬坡上坎的细管道,油亮的芒果叶,系在树荫下的毛驴——海拔在700到1500米之间、占地24平方公里的金河村便是这样的一幅场景。这样一座山村,承载着2000余金河人的日常生活。在车辆充满律动的颠簸中,金河村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汲水事农,百计千谋
了解了实践团队的需求后,刘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村子的水利设施。
“你们看到的这些水塘,是咱们村的农民用来储蓄雨水和山泉水的,收集的水简单处理之后就用来直接灌溉农田了。”指着行车过程中时而可见的位于农田旁的大水塘,刘主任这样介绍到。
水塘的水呈土黄色,这是山区高地水土流失的常见状况。而这样的水利设施自然满足不了金河村生产用水的需求。
“金河村是个非常缺水的村子,所以水利设施特别重要!”刘主任频频强调这一点。一旦旱期过长,村子里雨季储存的生产用水就会出现短缺,严重影响金河村的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所幸近两年来金河村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扶持。政府和企业斥资700万,在金沙江畔修建起了一座电力提灌装置,包括额定功率为355KW的抽水电动机、过万伏的高压供电设备、提灌池、延伸至全村的提水管道,中转水塘和过滤系统。
如今它屹立在金沙江畔,滤去黄沙,汲取清流,成为村子的守护者。一旦旱季缺乏生产用水,就可以启动提水装置,直接从金沙江抽取江水,供给农田灌溉使用。但由于存在一定的海拔落差,提水装置不能把水输送到个别位置较高的农田中,新装置还无法满足所有村民的用水需求,在谈到这一点时,刘主任的眼神里藏着些难言的遗憾。
科学检测,健康诉求
为了了解村中各处水源的水质情况并得到科学的水质检测分析结果,实践团队向刘主任提出了采取水样的需求。刘主任表示全力支持,并带领团队前往四个取水点获取了水样。
1号水样:管道接引的山泉水,是村民普遍使用的生活用水来源。
2号水样:金沙江提水装置提取的江水,需要经一些净化措施后再用于农田灌溉。
3号水样:村民私建的提水装置中的水样,被村民直接用于灌溉。
4号水样:农田蓄水池的水样,被村民直接用于灌溉。
这四瓶水样除4号水样外,水质都较好,水体澄清,没有异味;而4号水样由于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蓄积的水体,所以裹挟大量泥沙呈现浑浊态。水样的具体指标有待后续检测。
据刘主任所说,金河村的村民傍水而生,祖祖辈辈都使用这样的水,这些水对村民的身体健康也未曾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从小到大在这里长大的刘主任,村子就是他的家,村民的健康就是家的支柱,他深谙村子的取水、用水缺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能排除水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情况。如果能够通过调研团队科学的水质检测分析确切地证明水质的安全性,那这才是真的给他吃了一粒定心丸。
脱贫致富,方兴未艾
一路走访下来,刘主任侃侃而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许多村子的情况。在新建的提灌装置的运作下,金河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红格镇最缺水的村子。但问题还是有的,比如目前金河村填埋式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就存在很大的环境污染隐患。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刘主任一直有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早日脱掉金河村头上的“贫困帽”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为村子设想了很多:号召村民们利用村子里闲置的土地,种植果树,增加他们的收入;寻求机遇,打造专属芒果品牌,提高本地农产品的竞争力;在村子中建立芒果销售集中站,解决交通不便带来的销售问题……他希望有更多双眼睛关注到金河村的土地,有更多双手助力金河村的治理,有更多人才引领金河村的发展。
问题与机遇的轮转亘古不休,梦想与激情的主题百世不易。在“两个一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刘主任心中有着这样一份热忱,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因此,金河村要因地制宜走符合实际之路,发展特色环保集约型经济,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