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上井冈山 再走会师路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作者:吴治贤 鲁豫栋 林

重上井冈山 再走会师路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7月3日讯】(通讯员:林世祺)为了深刻感受红色革命文化文化,了解红色党史的发源,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红船起航”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井冈山市探访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烈士陵园,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全队队员领悟中国红色文化,体会当年红军的井冈山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更加引起了队员们对于中国精神文化的保护以及红色传承的重视。

图为井冈山烈士陵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林世祺供图

红帆起航团队徒步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门前,门前是由邓小平爷爷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团队成员怀揣着沉重的心情走入革命烈士纪念堂中,看到墙面上一个个逝去的英烈,我们的心中出现一阵阵的波澜,对他们的离世感到十分惋惜,之后了解到每一位英雄的英勇事迹,心中涌出一股对他们的仰慕之情,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精神品质: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就是人们所说的井冈山精神,团队成员将他们表现出的井冈山精神学习并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最后,红帆起航团队成员与中国地质大学社会实践成员共同对在精冈山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们进行深深的哀悼,并为其附上悼词:在井冈山上为新中国解放而做出伟大贡献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

图为团队成员向死难烈士献花并鞠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中国地质大学潘智供图

接着步入吊唁大厅,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名录。置身厅内,15744位烈士的名字,再现了烈士们众志成城,誓死捍卫国家的场景。每一位都有英勇传奇的故事,团队以观看厅内文字的方式追思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动身上楼去忠魂堂时,与同来井冈山探学的中国地质大学社会实践团相遇,两团队达成共协“一同感受这井冈精神!”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五位老红军的骨灰灵柩安放在这里,在解说员慷慨激昂的介绍下,团队仿佛与革命先烈跨时空对话“青山一旦埋忠骨,史册千秋注英名”。在陵园下,两团队拿出旗帜,那鲜血般的红色在阳光下诉说着不灭的信仰,在烈日下照耀下闪动着勇往直前的信念。

图为中国地质大学与河南工业大学共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邹存喆供图

穿过井冈山碑林,团队来到了井冈山雕塑园,经了解这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去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继续向上攀登,终于抵达井冈山之巅——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烈士题写的。东面“红色割据”、西面“浴血罗霄”主题的浮雕分别展示井冈山当时面临的境遇,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红军以英勇非凡的毅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纪念碑前的母亲雕像,寓意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红船起航团队抵达追寻寻红色印记的最后一道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追溯红色印记,延续革命精神,岁月无疆,英雄不朽,通过本次红色社会实践,红船起航实践团队进一步深化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理解,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希望通过持续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激发更多人对红色历史的兴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红色的火炬在的心中继续燃烧!

图为红船启航团队成员在纪念碑下瞻仰烈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中国地质大学潘智供图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船起航实践团队】责任编辑:邹存喆吴治贤鲁豫栋 林世祺 程梦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心系民生,扬帆起航
为深入了解民生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并且从中体现我们青年的责任与使命。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暑期“三下乡”“察民情,暖民心”发展成就观察团于2023年6月30日在九教学楼下正式出征!在…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报道:唱响生日之歌,描绘七彩童年
7月5日,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合肥市滨湖和园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先前的交流中得知今天是一位小朋友的生日,于是大家决定为她准备一…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艺心遗忆·圆梦未来— —豫乡音,剧自信
大学生网洛阳7月6日电(通讯员杨灿灿)7月3日,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遗忆·圆梦未来——豫乡音,剧自信”团队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周坟小学开展了书法的教学工作。本次课程志愿者团队携同中…
 细心感悟, 埋首教学(一)
支教,是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当我第一次踏入那片贫困山区的土地时,我的心情充满了期待和忐忑。作为一名大学新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孩子们的关注。在安阳市大坡…
心怀大爱,拥抱美好
起步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将开局当作决战,以冲刺的心态站在起步的舞台上。7月6日,今天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天,也是我们真正走进社会,参与公益服务的第一天。活动的第一站,是安阳市流浪动物协会…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正当时,不负青春不负党
随着基础教育全面普及,教育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北纬三十度寻粹社会实践队参与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三下乡:我们的少年宫不止有兴趣课
少年宫?那不是培养兴趣爱好的地方吗?可是我们的少年宫不止有兴趣爱好欸。为了让学生们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我们开设了趣味数学,阅读与写作,作业辅导,自然科学的课程。你们有没有在喝完…
碑郭镇实践社会
网络促发展,新媒促振兴中国青年网滨州7月3日电(通讯员王凤仪)随着科技和短视频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短视频拍摄愈发简单上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短视频来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自我…
夏日炎炎日,桃源街道行。
安徽学子三下乡:夏日炎炎日,桃源街道行。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8日电(通讯员刘文浩孙伟)为了缓解马鞍山市桃源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维护社区环境、熟悉相关工作岗位。2022年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爱…
合院学子三下乡:忆一段红色峥嵘,延一份精神长流
为深入了解合肥本地的革命历史,对合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红色文化的推广和宣扬提出建议。7月5日下午,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实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