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岸畔,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宜宾。趁着这次三下乡的机会,我第一次踏上宜宾的土地。“宜宾”二字,不断地传来历史的厚重气息,那独特的、神秘的感觉深深吸引着我,“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苏东坡的感叹恰如我此刻的心情。这是一片陌生的领土,在淡淡的惶恐和丝丝兴奋中,我等不及探寻宜宾神奇的一角,故而将宜宾博物院成为了我的第一站。
墨韵三江
三江环簇的宜宾城,毗邻青山绿水,以花鸟为友、以翠竹为伴,宜宾人自然而然地将这份悠闲与淡然挥毫在天地之中,或书或花,铸就了潇洒豪放的笔墨风情。当我凝视着龙蛇之间的点点脉络,仿佛正触摸着大地的阡陌。我感受到宜宾的心脏正在我的胸腔中跳动,文人墨客之魂顷然间觉醒。远如清代包弼臣在宜宾作行书,厚而不拙,野而不狂,映衬着宜宾“三江之口”奔腾的波涛;近如民国陆俨少《岩栖待访图》轴,飞流瀑布之下,嶙峋乱石之间,文人温茶候客,不正是宜宾安居山水之间最真实的写照吗?
当我还沉溺于这山这水,现代科技机器人“宜宾宾”的呼唤将我带出了自然,引领着我转入另一片感动之中。
图为馆藏画作。中国青年通讯员 曹梦琴 摄
四季乡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短短八个字,凝聚着中华儿女最古老的期盼,亦是宜宾人最深刻的经验。宜宾城的春,是绿色的诗意的春。为祈求丰年和满足生计,宜宾的男男女女们编写节气歌、祭祖扫墓、唱着采茶歌采摘春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宜宾城的历史代代延续;宜宾城的夏,是忙碌的欣喜的夏。田间地头、街市码头,川流的人影争分夺秒投入农事、商业之中。纳吉下聘,年轻的新人终于迈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我看见,赤膊的码头工人弯着腰、拉着锚。我仿佛听见,那一声声的船歌号子从长江头唱到了长江尾,从长江上唱到了黄河边。我还看见,八抬轿前、洞房里,新郎颤抖着掀开红盖头,露出一张羞怯的脸,而在不远处,小孩子的抓周用品正整齐地陈列着。五千年前的先民们在三江六岸繁衍生息,而对婚姻、教育之事的重视正是宜宾能够传承千年的秘宝啊!
秋收——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很好地在宜宾人身上绽放。“打谷子,剐包谷”。秋意渐浓,丰收的喜悦点亮了宜宾人的眼神。中秋之际,“麻饼”——四川传统的月饼在灯光的映照下生辉,在栩栩如生的雕像的注视中,我感觉到了他们向我传递的善意:“小伙子,留下来,吃个麻饼吧!”
冬天,应该是寂寥的、毫无生机的。霜重露寒,万物蛰伏。但冷漠的大地上却生活着一群热情的人,围炉谈笑、置办年货让宜宾充满希望。“天寒岁暮年相接,冬至阳生春又来”望着“冬藏”门下的楹联,看着冬天里挂着的红灯笼,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四季乡愁,以物为媒,依情为脉,承载着宜宾人对这座山、那亩地的深厚感情。从古至今,年年不绝。
图为博物院茶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洁 摄
我住长江头
当我在采茶歌、船号子的悠扬中漫步之际,一道古韵突然传进了我的耳中。“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道哀怨的歌声促使着我走进了《我住长江头》展厅。
这里,以宜宾历史重要人物、考古发现、出土文物为线索,串联展示宜宾从4万多年前的远古时期至1949年12月和平解放的历史。
无数的石砖石瓦悬在高空,数不清的历史文物静静地呆在各个角落。历史无言,文物有声。从夏商周时期僰人的石制器物、巴蜀符号,到秦汉时期的青铜剑器、雕塑,再到抗战时期的工业造物。戎州——宜宾,跨越千年的历史在等待着后来人的回应。
此刻,卜算子的歌声恰如其分地响起。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们,正站在历史长江的下游,看着上游滚滚而来的波涛,我们能否承接住这浪潮?同时,我们也矗立在未来的上游,我们能否致知力行,继往开来?这正是我来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所追寻的。
感恩这个盛夏,让我们邂逅了一段迷人的历史。(通讯员刘鹏)
图为团队成员在观看相关资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思懿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28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