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两山”理论的孕育地与实践地 ——与常口村党委书记邓万富对话

来源: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作者:赋饶乡青实践队

6月28日,集美大学“赋绕乡青”实践队来到“两山”理论发源地将乐县常口村,与常口村党委书记邓万富书记进行了一次亲切的面对面谈话。邓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常口村的村财收入,从90年代3万元,2022年已增长到了185万,这离不开常口村遵循总书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而走上了一条乡村绿色发展之路。”邓书记表示,常口村从“没有一盏明亮的路灯、没有一条修好的路、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的“三无”村庄,成为村富民安的美丽乡村,离不开“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这一嘱托的引领。

图为邓书记与实践队队员们讲话。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走“生态文旅康养”路线,发展绿色经济

邓书记指出,常口村规划总路线是走“生态文旅康养”路线,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口村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后,常口村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旅康养”之路。

邓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我们村现有的产业,现有的路线,全部是生态文旅康养,我们现在要把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自习近平总书记1997年在常口村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后已有26年,这26年来我们村始终致力于把山水田文章做实做好。”现如今常口村财政收入已达到185万,对于村财政增收的目标,邓书记指出要“保三争四”——保证增收30万,努力达到40万的财政增收。邓书记自豪地说道“回顾这些年来,我们选择这条路线是遵照习总书记的嘱托,把我们山水田文章做好做大。只有一直沿着这条线走,才能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图为邓书记与实践队员们交流。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林业发展要“一代接着一代干”

自响应“双碳”目标以来,常口村管理的林业面积已达到两万四千亩。常口村发展绿色经济,创造“无价之宝”,离不开林业的发展。

“不止是现在,从我们父亲爷爷那一辈开始就是靠山吃山,这是我们客家人的一种传承。”邓书记告诉实践队队员们“现在我们就把这种传承转换为爱林护林管山护山。正是因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才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将保护林业的目标发展下去。我们村如今的森林覆盖率以达到98.2%,因此我们也是第一批生态建设者。”

图为常口村集体拥有的三明林业碳票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奔小康建新村,实现乡村振兴

邓书记表示,除了要实现“青山绿色是无价之宝”这一目标外,常口村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建设小康新村,实现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常口村积极响应了“奔小康,建新村”的口号。邓书记说道“农村的发展主要目标是小康,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更好的建设小康新村,村里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许多努力,首先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基础设施上第一个任务就是网线下地,第二个就是雨污分离——雨水和污水的分离。村里建设了一个污水处理站,目前可以达到污水处理40吨。第三个就是垃圾分类。现在我们村主要目标是把可利用的垃圾资源化,转化为农家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队队员认真聆听邓书记讲话。通讯员廖俊哲 罗培益 摄

在与常口村党委总书记邓万富书记的对话中,我校实践队队员深深的感受到了邓书记对常口村的热爱与热情。常口村也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之以恒地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全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通讯员 林奕彤 朱婷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32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裁一片岁月的剪影,拢一缕育人的清风
7月3日,我所在的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志愿服务团队走进了安阳市龙安区东风乡大坡小学,以“青春建功正当时,奋辑笃行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支教团成…
关于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三下乡对于桃花源景区的文化调研
中国青年网常德7月7号电(通讯员沈顺炜)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调研团队于7月6号在常德市桃园县桃花源景区的调研,为了号召党的二十学习文化政策,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
岭南师范学院“循梦向阳”社会实践队工作心得
岭南师范学院“循梦向阳”社会实践队心得2023年7月6日,岭南师范学院“循梦向阳”社会实践队前往云浮市罗定市罗镜镇杰峰核雕厂进行调查研究。下面是本次活动队员的心得体会分享。陈季婷:今天下午,我们调研组…
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新闻媒体社会实践需要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社会事务的发展变化迅速,媒体应该紧跟时代脉搏,及时捕捉并传递重要信息。然而,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审慎把握,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佛科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特色壁画,领略民族风采
大学生网报广州7月2日电(通讯员谢毅谢鹏涛骆逸飞黄月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融合和繁荣发展。7月1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畲族调…
打造红色文化新IP,出演乡村振兴好剧目 ——历史文化学院学子宣讲队寻访龙东村纪实
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过程中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子赴复旦大学交流学习
为开阔科研视野,丰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7月6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青年观察家”科技创新实践调研团共13名成员在张浩兴老师的带领下,赴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参观学习交流。…
邵阳学院学子走进蔡山团村,共筑振兴梦
(大学生网报道,通讯员:伍佳窈、陶源渊)2023年7月6日,邵阳学院国际学院的一支充满热情的志愿者团队赴邵阳市蔡山团村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正式展开之前,团队成员经过学院领导出征…
长医学子三下乡|以“同伴”之名 呵护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报长治7月5日电(通讯员李杰)趋众倾向是青少年发展阶段中一个重要的特点,相对于家长与老师,孩子们更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的朋友、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因此显得更为重要。7月5日长治医学院“青…
安工学子三下乡: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化艺术服务团走进“长者食堂”开展“暖心聚力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为“长者食堂”带来了米、面、油等物资,向老人们献上了爱心和祝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文明,展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