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桑梓情·雏鹰梦”团队成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作者:傻.

2023年7月6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徐州市丰县王沟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

在过去的5天支教过程中,我们一直与孩子们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这次也不例外,团队设计准备了教孩子们唱《永远的紫荆花》这首歌曲。这首歌寄托了对香港回归25周年的祝贺与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美好愿景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开始,我们发现小学生们对于这首歌曲并不熟悉,他们对于紫荆花的含义也并不了解。我们就决定通过讲述这段历史,让孩子们了解到紫荆花背后的意义。同时,我们给小朋友们录下了视频,记录下大家学习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们终于在的班级里进行了演唱活动。当我们唱出《永远的紫荆花》这首歌曲时,全班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并且积极参与进来。有的孩子深有感触地被打动,有的则充满激情地唱出每一个音符。他们的深情演唱让我们都被感染了,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通过这次演唱活动,我们不仅让小学生们了解了紫荆花的故事,并且让他们明白了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传递爱与和平。他们也从中学到了团结合作、努力奋进的精神。通过唱歌,他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责任。

这次活动不仅成就了孩子们,更加成就了我们的团队。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也收获了他们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希望和正能量。也希望这次活动能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伴随他们成长不断生根发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32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桑梓情,地理课——长江
2023年7月6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为徐州市丰县王沟镇小学带来了绘声绘色的第六课——长江的介绍。课堂开始,程程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长江的历史以及名称来…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支教团队带来地理课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支教团队带来地理课近日,南工程桑梓情团队在徐州市王沟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此次支教活动旨在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
湖南工学院电信学院三下乡——赴刘少奇故居参观学习
2023年7月5日星期三,我们团队赶赴刘少奇故居参观学习,于上午九点到达。刘少奇故居,位于湖南长沙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
再见蔡山团,已是新面貌
再见蔡山团,已是新面貌图为团队合影。今天是2023年7月6日,也是一年一度三下乡实践活动出征的日子。作为三下乡的老成员,昨天晚上同样和去年一样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学校的出征仪式之后,我们2023年邵阳学院赴…
传承甲骨文化,传递支教爱心
一笔一划刻于龟甲兽骨,一字一句传递中华文化。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七彩圆梦”魅力甲骨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开展了特色课程——甲骨文。支教团的成员们带我们领略那段古老的历…
勿因碧波蒙双眼,勿因清凉失判断
(通讯员徐海霞)为切实增强社区人员安全意识,有效防范溺水事故发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生命安全。7月6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柴桑区沙河镇开展“珍爱生命,预防…
空气化金,青山化银 ——常口村“碳票”绿色经济
6月28日上午,集美大学“赋饶乡青”实践队来到了将乐县常口村,了解常口村在秉承“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深切嘱托,和贯彻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之下,所开展的“碳票”绿色经济实践…
牡丹花开处,流淌菏泽温度
牡丹花开处,流淌菏泽温度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4日电(通讯员孟文苹)2023年6月28日,从曲阜到菏泽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来到了菏泽市牡丹区的牡丹园景区,我参加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传统能言队作为一个社会实践队伍…
“红烛”点亮颍上乡村
中国青年网阜阳7月3日电(通讯员王宇碟)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关注留守儿童,关心农村教育”的号召,安徽师范大学“红烛行动”爱心支教团队7月1日赴阜阳颍上开展为期三周的夏令营活动,成员们认真准备文化知识…
花旗参乌鸡汤--一键解锁老广的养生之道
广东人受环境、气候的影响,特爱喝汤,也特别会煲汤,广东人常把湿热挂在嘴边。所以广东人很喜欢喝汤也很擅长煲汤,作为很爱吃鸡肉的。鸡汤自然是不会少的。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食补养生的老火靓汤,其中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