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非遗文化,赓续匠心传承,焕发文明实践活力,探寻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023年7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赴日照市东港区东夷小镇秀文斋参观学习。
秀文斋创始于清康熙49年,是日照本土的老字号,迄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秀文斋的创始人是董佩琳,其儿子董怀录,曾出任上海“文富堂”书局执行理事,负责雕版印刷“四大名著”。1862年得知家中闹灾荒,父子返回岚山区碑郭镇,开办了印刷作坊,挂上“秀文斋”门匾,开始了用木板雕刻印刷。秀文斋工坊为日照市社科普基地,同时也是日照市文旅局授牌的非遗工坊。
2018年,秀文斋第七代传承人董国华在东夷小镇打造了一家集非遗工坊、印学博物馆为一体的民宿主题客栈。至此,秀文斋以老手艺传承为主线,经由董佩琳刻出的第一张家谱开始,历经木版整版、木版活字、石印技术、铅版活字、原子油、激光刻字、防伪技术,再到非遗与旅游、研学,博物馆与主题客栈的多业态融合,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时代新貌。
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员,花印客栈设计营业性空间为二楼14个民宿房间。用于非营利性的空间为一楼的展示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日照印学博物馆和和用于互动体验的非遗工坊,实践队员主要参观了日照市三百年老字“秀文斋”雕版印刷内容布展、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非遗工坊、印学博物馆、还在手工体验区仔细观察了印章所用的原材料和刻刀等工具。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一楼的非营利性空间,以非物质文化传播为主,面向所有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与东夷小镇注重展示日照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定位相契合,与商业旅游相结合,文化和旅游形成良性互动,丰富了旅居体验,提升了旅居品质,催生了旅游产业新业态。
通过“非遗+民宿”的结合,秀文斋第七代传承人董国华将家族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出新模样,走出一条“以商养文,以文助商”的发展之路。如今,客栈还被董国华当作大本营,通过展示非遗产品、开展非遗活动进行非遗宣传,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的篆刻爱好者。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篆刻,董国华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篆刻课堂,举办了十几场公益培训和展览,为篆刻爱好者启蒙、鉴赏提供平台。就这样,董记刻字一刀一刀把日照的历史刻进了另一个浑然一统的世界。历史的脚步从远处踏来,留有鲜红的印记,跳动着每一个时代的脉搏。
此次秀文斋印章非遗参观活动让队员们从视觉到触觉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有利于积极引领学生树立“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的远大志向,借感知匠人匠心匠魂体悟职业操守、职业素养。每项非遗技艺都有它背后的故事,它们在华夏文明中熠熠生辉。正是非遗传承人的代代坚守,传播着我们的中华文化;当有人去了解、去探索、去学习这些文化,非遗的传承就多一份意义。
撰稿人:马令秀
拾遗社会实践队
指导老师:于运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42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