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凝固的历史,活态的非遗:浙江财经大学实践服务团赴安吉探寻竹扇非遗之旅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作者:杨航仑倪恩慧胡方

杭州7月6日电(通讯员 杨航仑 倪恩慧 胡方菁)2023年7月3日至7月5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扇青竹之风,传篁韵悠悠”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探寻安吉鄣吴竹扇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实践服务团围绕“寻扇艺”“溯扇源”“鸣扇音”三个主题,着眼现代鄣吴竹扇内生动力,让竹扇吹起安吉文旅之风,探索非遗对于共富的精神引领与道路指引作用。

7月3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安吉县,与当地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合作开展“竹扇进校园”活动。

活动伊始,由具有专业美术技能的学生家长率先进行指导与示范,教授竹扇扇面图案意义。然后实践团通过PPT等生动易懂的形式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鄣吴竹扇的渊源与发展,帮助小朋友们对相关非遗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过程中本校老师也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帮助实践团与小朋友们进行沟通。

同时为调动课堂讨论氛围,活络非遗思绪,实践团进行课堂趣味问答并得到了小朋友们热烈的反应与回馈。通过课堂上的活跃回应,实践团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非遗精神的努力探索。而后秉持着让非遗在现代焕发新能的目标,实践团在黑板上绘制了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鼓励小朋友们将竹扇非遗与现代亚运相结合,让新生代思考古老文化在当今的可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绘制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新生代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助力非遗种子在他们心中的萌芽,实践团将竹扇带入课堂,鼓励小朋友们进行大胆作画,将自己的联想与想象绘于素纸扇面之上,并对其铅笔构图以及明暗色彩进行指导。

同样地,学生家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语言、模板等形式开阔孩子思维,协助实现实践团让孩子们进行现代亚运精神与传统非遗文化结合的期待。在绘画过程中,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实践团、家长以及老师的启发与解答,他们将扇面图案与亚运会、绣球花、吉祥物等元素融合,切身体会到鄣吴竹扇的文化底蕴。在古老的非遗文化与新生代的碰撞当中绽放出了绚烂的文化之花。

最后实践团帮助小朋友将扇面与扇骨粘合,并将竹扇赠送给他们,期待非遗在新一代中可以激发新一轮浪潮。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及其画作合影。

7月4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鄣吴村陈爱兴扇艺工作室采访安吉“两山”工匠陈爱兴先生。

在此次线下面对面交谈当中,实践团挖掘出了陈爱兴先生与鄣吴竹扇之间的故事,并通过探索他对于竹扇的想法,实现了对鄣吴竹扇的进一步理解。

陈爱兴先生也讲解了制作竹扇的逐道大类工序,并且在谈话中,他始终强调手艺人应当秉持匠心,做到精益求精。从选材到穿面,陈爱兴先生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实践团欣赏了匠心独运的榫卯结构扇头等巧妙组合。

图为陈爱兴先生为实践团讲解竹扇工艺。

实践团也采访到了陈爱兴先生的儿子陈宇,并从陈宇先生对于其职业生涯的概述当中看见了鄣吴竹扇中新时代的青年赋予非遗新生机的可能性。在陈爱兴先生示范了锯边、打眼、拉料等制作工序后,实践团队员们亲身参与了动手实践过程,在实践中体悟到鄣吴竹扇深刻的工艺智慧。

最后实践团了解到陈爱兴先生有在自媒体平台对鄣吴竹扇进行相关宣传,以此来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竹扇深入人间烟火中,期待着竹扇能以点出发,覆盖成面。

7月5日中午,实践服务团来到鄣吴古村落老街进行实地调研,亲身感受到了非遗竹扇弄巷的魅力与吸引力。在纵横交错、古色古香的房屋中,实践团分别在老街街边与八府广场水车边上拍摄了宣传鄣吴非遗竹扇的纪录片,以了解竹扇的发展路程,深刻剖析鄣吴工匠精神的传承态度。该宣讲视频以主持人讲解的形式为主,展开阐述了现今鄣吴非遗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情况,并对鄣吴竹扇在未来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新的愿景。在寻访老街中,实践团见到了居民们悠闲微笑与惬意闲聊的闲适画面。在竹林中生长的民众也向实践团抒发了他们对于竹扇的认知与热爱。在鄣吴老街上,他们真正做到了家家有竹、拥竹入怀的场景。实践团也深入街中商铺,与商店老板进行交流,从中了解到他们大多是鄣吴竹扇非遗的传承者,也同样亲自制扇并对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图为实践团在扇雕前合影。

下午,实践团来到鄣吴村扇之语工作室采访非遗传承人张北兴先生。身为“省乡村文化能人”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张北兴先生分享了他从事竹扇行业的心路历程。张北兴先生强调做好竹扇的关键是“德艺双馨”,先做人再做扇,正所谓“七分工具,三分手艺”。实践团切实体会到竹扇的制作需要用匠心对待。此外,“一个时代的产物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改进”,他紧紧把握当下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立现代之僻壤,寻传统之原乡,使竹扇焕发出传统技艺在当代的蓬勃生机。在最后,实践团也收到了张北兴先生的馈赠,众人手持传统折扇,与传承人进行了合影留念。两代人的交织,也表现了非遗传承既无法离开老者,也无法离开新人,它须二者通力合作,才可绽放出绚烂的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以及部分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如何让他们拥…… 韩文昊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为了探索…… 曲阜师范大学韩文 曲阜师范大学韩文昊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美育微光,“五彩花蕾”绽放乡野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河北易县听松书院成为了知识与艺术传播的重要据点。2025年1月18日,华北电力大学…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在晚上九点到达支教地点期垤村。支教队员们经过简单整理马上投入到支教活动的准备中。大家齐心…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一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19日电】春晖送暖,爱洒红河——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一天跨越山海,情谊相…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急救科普活动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救’在身边:急救科普点亮生命灯塔”活动在当今时代,国家正大力倡…

最新发布

小葵花实践队“创意诗作三下乡”课程顺利结束
小葵花实践队大班“创意诗作三下乡”课程顺利结束(通讯员路思颖)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于2023年7月8日上午,黄石市阳新县小葵花支教队队员成功地开展了第二堂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课程。孩子们开…
武汉学子三下乡:星火红船,相约盛夏
中国青年网赤壁7月3日电(通讯员马静萱)为了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让星星之火点亮乡村儿童的梦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忠魂昭千古,英明传万代
上饶7月6日电(通讯员高家慧)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和迫害新四军被俘干部和爱国进步人士的地方。为怀念皖南事变牺牲的200多名烈士,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红船起航社会…
走进乡村课堂,带来红色教育
“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7日在雁门口镇瓦庙村开展了新的一天课程。今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1.红领巾小课堂2.学习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3.手工课4.作业辅导5.“抽纸条”小游戏6.观看视频,…
跨越三千里,感受不一样的烟火气息
(通讯员王雨佳)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深入新疆博州博乐市,通过实地走访以及体验的方式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跋涉三千里,他们努力用青年…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手造物,以物抵心
经过几天支教课程的开展,发现孩子们对手工类学习的积极很高,好奇心很强。粘土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并且可以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为此,7月5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假三下乡社…
数学与统计学院“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心”系高州,“迹”满贡园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于7月7日上午前往高州市根子镇贡园,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这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索荔枝文化的历史和内涵,传承并弘扬这一独特而美丽的荔枝文化遗产。…
南京晓庄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开展兴化千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调研活动
实践团队合影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与访谈兴化垛田景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动大学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蹬”起乌篷船 再续非遗火
围绕知识产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护法传承,浙韵非遗”社会实践团队赴绍兴东湖风景区探非物质文化遗产——脚划船俗。脚划船俗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脚划船…
红色十二会 焦作西柏村
走进十二会村,寻找红色足迹历史长河沉淀的精神力量,不单是为了诉说过去,更是为了迎接未来。为深入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2023年7月6日,“寻找红色足迹,深入四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