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前,调顺岛荒无人烟。明朝初期,黄文举率家眷至此定居,才有村落。从调顺黄氏宗祠“江夏源流远,莆田世泽长”这副楹联可知,调顺村黄氏乃江夏黄这支血脉,祖籍为福建莆田。据《黄氏上县族谱》记载,元朝延祐元年(1318),莆田举人黄昱来广东石城(今廉江市)任县官,天历元年(1328)履新石城县尹。将县治迁至新和绎(今廉江市区)。
黄昱卸任后定居石城上县村,适遇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任山西道巡察御史的黄充(黄昱之孙)受挚友牵连而“于靖难忤旨”。黄文举(黄允继子)害怕“靖难之变”诛连九族,于明建文二年(1400)率家眷从石城迁到荒无人烟的调顺岛避世隐居。他们看到岛东南部临海内湾岸边百余米的地方视野开阔,易于观察海况,且易隐蔽,便在这里搭建茅棚木屋居住,逐渐形成小村庄。因该村都是黄家人居住,村故名“黄屋村”。后来村民称村场背面的高台地为“黄屋岭”,把村场前面的一块草地开垦为农田,取名“黄屋坑”,把捉海螺、挖坭虫、捞虾仔的村前右边的海滩称为“黄屋海仔”,后因此海滩被堵为海水养殖池改称“黄屋坛”。
(图为村道 源于《调顺日志》)
随着时代变迁,村落逐步扩展,人口不断增多。1945—1949年这5年间,处于战争动荡中的调顺村没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至湛江解放前夕的1949年12月,调顺村有居屋300多间,人口约11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调顺村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城中村”。2016年,全村有居屋1000多间,其中三层以上楼房400多幢,家庭住户813多户,常住人口7612人,户籍人口4813人,其中农业人口2809人。
撰稿人:杨菁菁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春织者”社会实践队
初审:梁美兰
复审:许嘉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