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滁院学子三下乡:特色立体生态养殖“蚓”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刘志铉 方致远

摘要: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赴固镇县仲兴乡沱西村“用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8位成员来到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益磊养殖合作社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赵坤热情接待了实践队员,并带领队员实地考察合作社蚯蚓养殖生态发展模式。

蚯蚓植物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模式

蚯蚓喜阴怕光,葡萄喜阳。蚯蚓可疏松土壤,产出有机肥,葡萄需要充足的肥料来生长,两者互为补充,不仅提高了各自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亩产效益。

经过采访团队成员得知赵坤在创业之初,由于农业种植周期时间长,产业营销模式单一等原因,合作社遇到过不少困难。为了增强未来合作社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赵坤在村委会等帮助下,在原有葡萄蚯蚓立体种植养殖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自产蚯蚓粪的资源优势,发展有机果蔬、家禽养殖和观光休闲农业种植,采取了多样化经营模式。

图为赵坤先生带领队员参观蚯蚓养殖 滁州学院方致远提供

特色林下种养生态循环系统显成效

团队成员发现林下养殖照顾了蚯蚓喜阴避阳的特性,高耸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叶让土壤在高温天气也能保持较为潮湿阴凉的环境,适宜蚯蚓生长繁殖,而蚯蚓在活动的时候又会帮树木疏松土壤,同时树木还能吸收部分蚯蚓粪的养分,这也是一种立体的种养模式。

合作社也采用林下养鸡的模式,小鸡可以啄食蚯蚓充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同时蚯蚓体内富含大量的抗菌酶可以提高小鸡的免疫力,减少小鸡患病的几率。小鸡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又作为蚯蚓的食物,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林下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好循环。

实践出真知

在理论学习之后,赵坤先生亲自带着团队成员下玉米地,和农民伯伯婶婶们一起干活,亲身感受干农活的不易和艰辛,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学会了许多知识,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在这片土地上挥洒出了自己的汗水。赵坤先生也在旁指点,指出团队成员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让团队成员加以改正。原来,农间劳作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这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也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铺垫和不断的练习。团队成员作为学生也应该的坚持不懈,奋力向前。

图为赵坤先生带领队员开展实践活动 滁州学院方致远提供

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团队成员也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情况。村党支部书记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以及可行性方案,并对乡村旅游发展路径进行探析。活动中,团队成员亲身体会了村委会的日常工作,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乡村发展的改善与变化,随后团队成员便前往沱西村部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中,探望这群年迈的爷爷奶奶并于他们交谈,从爷爷奶奶的话语中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了这些年乡村发展的改变,无论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提升,侧面反映了乡村振兴计划发展以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很大的增强。

图为队员在村委会门前与受帮助的村民合照 滁州学院方致远提供

在探望过空巢老人之后,团队成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到村民对美好乡村的看法,并让他们写下自己的需求和见解,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贯彻党的人民发展路线和方针。从问卷的调查结果中团队成员也发现一些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摩擦,为此团队成员也积极和村干部沟通交流并提出了团队成员的意见和看法,即“要积极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

图为队员在帮扶村民家门前合照,村民手里是我们帮助提供的一部分生活物资 滁州学院方致远提供

图为队员与帮扶村民在家中合影 滁州学院方致远提供

在团队成员看来,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应该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中去,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划前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在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员和赵坤交流探讨,谈到对当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看法,作为土生土长的沱西村村民,赵坤表示致富不忘乡邻,要积极回报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主动吸纳村里贫困户到合作社就业,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秧苗和技术指导,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保障基本收入,使贫困户稳定脱贫,不再返贫。同时赵坤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吸引更多有知识才干的大学生青年能积极返乡创业,可以投身农业生产中,未来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知识。

团队成员也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不忘根不忘本,要心系家乡的发展,常回家看看,用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队员与赵坤先生在合作社门前合影,寓意着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滁州学院方致远提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累积实践经验 梦想在此启航
本网讯(通讯员:赵升陈一恺张驰)2023年6月30日到2023年7月6日,我们朝夕实践队去往南京市溧水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大家的收获都十分丰富。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
岭师青年相合作,共同宣传岭南茶
茶山漫漫,云霞灿烂。自7月1日以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衿志”社会实践队已在廉江市良垌镇茗上茗茶园度过八天愉快的时光。队伍内成员各司其职,较好达成拍摄纪录片以及宣传岭南茶的…
文旅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能够借助文化盘活现有的乡村资源,是激活21世纪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为了探究文旅产业是如何激活乡村振兴的,6月26日至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万籽乡情实践团在山东省枣庄市云深处飞行小镇…
榴花飘峄路,振兴新乡村
石榴的多籽和红籽象征了人们希望的那种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美好生活。这使石榴拥有了较高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2023年6月26日至6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万籽乡情”社会实践团,围绕“峄路榴花开,乡情…
湖北二师三下乡:破冰行动,融化你我
2023年7月5日上午8点,开展破冰行动,人像一座冰山,而意识就像是冰山一角。为了更快的与学生打成一片,更好的开展课程教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愿支教西南行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堂户外活动课,这堂课由支教老…
学习光荣事迹,增强信仰力量
今天,“荣光采集者”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湛江市赤坎区附近的村子来调查优良家风对光荣之家的影响。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旨在了解“光荣之家”这个牌子背后的军人故事,了解他们当兵的故…
让甲骨历史一路生花
2023年7月5日星期三,“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化工楼132进行了前两天支教活动开展的总结,进行了新事宜的学习和对日后活动方案的讨论。我对字母舞教学方案作了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字母舞视频的剪辑和字母舞…
寻访革命旧址,探忆峥嵘岁月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体悟红色文化,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暑期“三下乡”长三角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六霍起义纪念馆、纪念塔和独…
湖师学子三下乡,暴雨与龙舟,浇不灭炙热之心
7月8日,成员们开始了第四天的支教活动。同时栗林村的龙舟队,在今日前往阳新去参加划龙舟比赛。部分同学请假,今日上课的同学减少,成员们仍积极备课,准备上课。早上7:00成员们吃完早饭。随后,各班班主任…
集大学子三下乡:实地调研参观,感受乡村振兴
(通讯员梁兴梅张佳维)近年来,三明永安市厚植底蕴,转化发展优势,赋能林下经济,继续讲好新时代的福建故事,开发出以金线莲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政策扶持下多措并举,一步步完善金线莲产业链,打造出带动…